根据法律定义,抢夺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未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公开手段,获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针对此类案件中涉及到的返还赃物问题,法庭在裁量刑罚时会酌情考虑减轻处罚。
然而,具体的判决期限则需依据抢夺财物的价值、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罪犯的认罪悔过态度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和判断。
通常而言,若抢夺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3万元至8万元以上或20万元至40万元以上,应分别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所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及“数额特别巨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罪;抢劫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全文43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