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泸州多家医疗单位通力合作,出血量达3000多毫升的宫外孕妇女幸运获救。
宜宾县一名宫外孕患者出现大出血,当在医院准备做手术抢救时,却发现是罕见的“熊猫血”(RH阴性血)。四川省卫生厅发动全省动员令:在各市州紧急寻找血源。1月14日凌晨,通过宜宾县人民医院、宜宾市一医院、泸州市中心血站等多家单位通力合作和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这名出血量达3000多毫升的孕妇平安脱险。
孕妇大出血宜宾未找到“熊猫血”
1月13日晚7时,宜宾县复龙镇清溪村柏林组的34岁农妇曾平西感觉腹痛难忍,她被丈夫郭孝明紧急送往宜宾县医院。10时30分,曾平西被确诊为宫外孕导致大出血,医生决定马上实施手术。然而,在术前准备过程中,医生抽取的血样化验结果显示:曾平西的血型为罕见的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
此时的曾平西已经因为失血过多而休克,如果再不实施手术,将危及生命。得到消息后,宜宾县医院院长邬应祥率众医护人员组织抢救。县卫生局局长廖运硕指示:立即与宜宾市中心血站联系血源。
10时40分,邬应祥与市中心血站联系后得知,宜宾中心血站有4份共800毫升RH阴性血血清。然而,曾平西失去的是全血,因此输入的也必须是RH阴性血全血,输入血清没有任何作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躺在抢救室的曾平西生命体征越来越弱,其丈夫郭孝明绝望地望着忙碌的医生们,不停地哀求医生们想办法救妻子。
如果没有血源,则意味着宜宾县人民医院没有为病人施行手术的必备条件。无奈之下,邬应祥向宜宾市一医院和二医院求助,但市内两家医院的急诊医生查看后表示无奈:找不到与之匹配的血源,即使将患者送上来也无济于事。更何况曾平西眼前的状态已不宜转运。
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个个心急如焚。邬应祥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手术中收集曾平西流淌到腹腔的全血,再输入体内维持其生命,此设想得到了该院妇产科主任等抢救人员的支持。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宜宾县医院没有收集血液的专业设备,仍然无法施行手术。情急之下,邬应祥再次与宜宾市一医院产科主任王志毅取得联系。晚上11时左右,王志毅带着收集血液的设备从宜宾火速赶往柏溪进行支援。当晚12时左右,曾平西被推上手术台。
卫生厅动员全省找寻“熊猫血”
打开腹腔后,手术医生发现曾平西体内的出血量达到3000余毫升。但是由于出血时间太长,血液已凝固,没有任何再收集利用的价值。在联系上级医院和组织抢救的同时,邬应祥及时向四川省卫生厅求助。省卫生厅发出全省动员令,连夜在各市州中心血站寻找“熊猫血”。与此同时,邬应祥要求郭孝明与曾平西的亲属联系,希望能从患者兄弟姊妹中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血源。
主刀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曾平西体内原本应该着床在子宫内的胚胎,意外地着床在直径只有0.8厘米的输卵管内。两个月的胚胎已经长到近4厘米,将输卵管涨爆而引发大出血,这也印证了院方此前的诊断。在半个多小时的手术过程中,医生为患者及时止住出血并切除了破裂的输卵管,使曾平西体内保留住了约四分之一的血液。
就在曾平西的腹腔被打开不久,省卫生厅传来消息:泸州市中心血站存有两份共400毫升RH阴性血,卫生厅安排泸州方面连夜送到宜宾救人。曾平西的姐姐也被院方通知连夜赶到宜宾,抽取血样与妹妹配型。
血源到宜宾患者幸运获救
14日凌晨4点左右,省卫生厅从泸州市中心血站紧急调往宜宾的400毫升“熊猫血”被输入曾平西体内,失血量占全身血液总量约四分之三的曾平西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较量后,脸色慢慢恢复了红润。医院对曾平西姐姐的血样进行检测后,惊喜地发现两姊妹均系RH阴性血,血液配型成功,姐姐可以直接向妹妹供血。
昨日下午,记者在宜宾县人民医院产科病房内看到虚弱的曾平西时,她已经从昏迷中醒来。据其丈夫郭孝明介绍,昨日中午,曾平西已经吃了小半碗饭,手术后恢复得比较好。邬应祥高兴地告诉记者,曾平西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生命危险,但是其生命体征已恢复正常,如果一切顺利,数日后即可康复出院。华西都市报记者田富友罗暄
全文1.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