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缓刑考验期间罪犯应当遵守的规定和可以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决的情况。缓刑罪犯参加劳动时应同工同酬,同时判处附加刑的仍需执行。缓刑有条件地变更有两种情况,一是罪犯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不再犯罪,可以在缓刑期满后不再执行原判或者缩短缓刑考验期;二是罪犯在缓刑期内又犯新罪,则应由法院撤销缓刑,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处以新的刑罚。
根据执行机关的批准,罪犯可以离开本省份,否则将不允许离开。如果私自外出的,情况执行的,是可以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决的。缓刑考验期期间的义务有哪些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罪犯参加劳动,应同工同酬。如果同时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应执行。缓刑有条件地变更有两种情况,一是罪犯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不再犯罪,可以在缓刑期满后不再执行原判或者缩短缓刑考验期。二是罪犯在缓刑期内又犯新罪,则应由法院撤销缓刑,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处以新的刑罚。
缓刑期间能否离省?
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另外,《刑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因此,对于缓刑期间能否离省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缓刑期间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所以,缓刑期间离省是不被允许的。答案是不能。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缓刑期间罪犯不得私自外出,否则将撤销缓刑并收监执行原判决。同时,罪犯在缓刑期间也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并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如果罪犯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罪犯参加劳动时应同工同酬,同时判处附加刑的仍需执行。如果缓刑期间罪犯再次犯罪,则应由法院撤销缓刑并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处以新的刑罚。因此,缓刑期间离省是不被允许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