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医患关系难题在全世界具有一定普遍性。施琳玲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彻底推动医疗改革,减轻患者负担,让医生根据技术和努力获得相应的地位和报酬。目前医改还在逐步推行中,不少现状和最终改革目标还有差距,导致老百姓不理解、不信任。
病人对医疗结果或者过程有争议,这很正常,但目前问题是没有充分表达诉求的渠道。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院长刘小冰认为,医疗调解部门与医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实际评议结果也往往有所偏袒,调解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备受质疑。作为患者来说,此时唯一能采取的就是法律手段,但较高的法律成本和技术成本又成为一道门槛。这也是为什么采取极端手段者往往是贫困人群的原因之一。
刘小冰认为,应建立独立、权威、公正的第三方医疗调解机构,由知名医生、学者、律师、法学专家等组成评议机构,将这条诉求通道打通,医患纠纷的解决才能真正纳入法律通道。
顾海说,要严惩极端事件中的施暴者,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和基础医疗知识的普及,改善医疗知识信息不对等局面。卢建林坦言,医患双方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否则很可能两败俱伤。
全文46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