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不满十岁,怕影响身心健康能拒绝探视权吗?
子女是有权利不接受探视的,并且也不可以强制子女进行探视。
1、如果孩子是被教唆、利诱、恐吓而表示不愿接受探视的情形
对于子女是受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当事人或家人的教唆、利诱、恐吓而表示不愿接受探视的,人民法院就应当继续执行案件。此时法官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对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可采取罚款、拘留的强制措施,责令其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2、子女的年龄和实际辨别能力判断
根据子女的具体年龄和实际辨别能力,正确判断出子女拒绝自己父或母进行探视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依法处理。如果孩子有判断能力,就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不能强制执行。
3、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
法官责令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配合法官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以说服子女同意并接受父母另一方的探视。
由于探视权是与人身相关的权利,因此即使在法院做出判决之后,一方不履行的,那么也无法强制执行。而法院只能要求监护人予以配合。
二、几周岁可以拒绝探视
离婚后孩子几周岁可以拒绝父母探视,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律只规定了,双方离婚后,父母都有探视孩子的权利,以及在探望孩子时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时,可以要求中止探望权,也就是停止探望孩子。
《民法典》第三十六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是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全文80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