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不刑事拘留直接取保候审吗
在未进行刑事拘留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法律所规定的其他相关人员即有可能直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交书面申请,经过同意,便可采用取保候审这一强制性手段保障自己在诉讼过程中的权益。取保候审,简称“取保”,是指在刑事司法程序当中,依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与之相当的法律主体提出的申请,经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后,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以确保其不会逃避或干扰侦查、起诉以及审判工作,同时保证其能够随时接受传唤并按时出庭。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可以不刑事拘留的条件有几个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口头上是可以被免除刑事拘留的,这些情况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不存在任何潜在的社会危害性,也不会对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产生任何阻碍作用;
其次,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存在其他一些不适宜继续羁押的特殊情况,比如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佳、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处于孕期并需要亲自哺乳自己的孩子等等。
另外,如果案件的事实已经非常清晰明确,相关证据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并且根据法律规定,可能会被判处的刑罚相对较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会考虑不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刑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司法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手段,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行使相关权利创造了条件。根据法律规定,当他们尚未被正式羁押时,可以通过向有权限的法院、检察院或公安局提交书面申请书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经过精心审核并获准许后,需为自己提供符合要求的担保人或者交纳适当数额的保证金,以此表明自身绝不逃避司法程序的决心以及承诺时刻保持与司法机构的联系畅通,确保能够按时出席法庭审聆案件。而这一措施的设计初衷主要是为了保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以充分的维护,并且有助于确保整个司法流程得以顺畅运作。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