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报案的处理结果,即是否立案的结果,一般可以在三天内知道确定的答案。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明显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定不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内送达控告人。
被留置后的处理结果有哪些
留置作为一项监察调查措施,是由监察法规定的,留置区别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也不同于以前纪委的双规调查措施,公职人员被留置后,可能会面临的处理结果有:一是可能会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留置作为一种保障调查工作的监察措施,适用的对像是涉嫌贪污贿赂及失职渎职的人员,这里既包括公职人员,也包括向公职人员行贿的人。从留置的适用条件可以看出,留置对象一般都有严重的违法行为,调查结束后,一般也会移送司法机关提起公诉,经法律程序由法院做出判决,这也是大部分留置案件最终的处理结果。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立即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在二十四小时以内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并告知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办理手续,移送主管机关。
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事项,在接报案时能够当场判断的,应当立即口头告知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向其他主管机关报案。
对于重复报案、案件正在办理或者已经办结的,应当向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作出解释,不再登记,但有新的事实或者证据的除外。
全文75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