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去你缴纳社保的城市的社保局打印你自己参加保险的证明,将其打印出来,可以选择人工窗口也可以自助打印,在自助打印机扫描身份证件,就会出现参保人的一系列信息,然后在选择转移地方的两个保险(养老和医疗)的选项选择转移,然后打印出来去签字盖章就可以,然后拿着已经签字盖章的证明到你需要转入的城市的社保局的相关窗口办理即可,社保局的各个窗口业务存在差异,问清楚了再去具体窗口。这时候窗口会给你一张接收函,然后你再寄一封挂号信到原来的参保局就可以了。经过45天,你的社保就转移成功了。
异地监视居住如何适用
监视居住是指司法机关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监视在其所居住的场所,未经批准不得离开的一种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监视居住这一强制措施却并未被普遍适用。即便是在具体的适用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对犯罪嫌疑人的异地监视居住方面。
实践中,公安机关在对某些跨地区作案的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对一些非本地的犯罪嫌疑人在其被抓获以后,出于办案的方便及审查的快捷等因素的考虑,一些基层刑侦部门往往对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其监视居住的方法是将该犯罪嫌疑人看押在公安机关指定的场所,接受审查或讯问。在被监视居住期间,出于办案需要及安全的考虑,犯罪嫌疑人与外界隔绝,基本上被完全限制(或剥夺)了人身自由。事实上,这样的监视居住与完全被剥夺人身自由的刑事拘留或逮捕等强制措施无异,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被关押在专司收押、看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看守所,而另一个则被以监视居住的名义被看管在公安机关指定的场所。
笔者认为,这样的监视居住,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于法无据。我国法律规定的监视居住,是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限制在其居住的场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并未完全剥夺其人身自由。在指定的居所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尚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而如上文所述的监视居住,却完全限制或剥夺了被监视居住人的人身自由,显然与法律不符。
二是增加了办案单位的负担。前文所述的监视居住,办案单位要指派专门人员进行二十四小时看管,有时甚至还要采取必要的加戴械具(如手铐、脚镣)的措施,被监视居住的对象基本没有活动的空间和余地,由此可见这样的监视居住已完全背离了法律所规定的监视居住的含义。
三是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由于被监视居住的对象是在公安机关所指定的居所(往往是刑侦部门的办案点或当地的派出所),一方面因无提审手续及程序的限制使侦查人员可以随意提审或任意延长审讯时间,同时还可能由于被监视居住对象的不老实会招致办案人员的打骂或者刑讯;另一方面,因我国刑事诉讼法未明确规定被监视居住的天数可以折抵刑期,故而被监视居住对象被监视居住的时间有时难以抵算刑期。
出现上述弊端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法律对于异地监视居住的相关规定尚不够规范。故笔者建议对异地监视居住应加以规范。首先应加强对异地监视居住的审批,明确适用范围,并对异地监视居住所应采用的形式加以明确;其次要限制异地监视居住的时间;再次应明确规定对于因被采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而完全丧失人身自由的,被监视居住的天数应在罪犯的刑期中予以扣除,以确实保障被监视居住对象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