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在消费纠纷中与经营者协商解决纠纷
在消费纠纷中与经营者协商解决纠纷的方式是:给出自己的事实、理由、法律依据和证据并提出自己的要求,做到有理有据。在自愿、平等基础上协商解决。若经营者不愿意协商则只能通过其他途径解决,若经营者愿意协商,必要时可以做必要的让步以促进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在消费纠纷中与经营者协商解决纠纷协议内容
1.双方身份信息:明确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
2.纠纷事由:描述消费纠纷的具体事由,包括产品或服务的种类、问题所在、争议焦点等。
3.协议范围:明确协议所涉及的解决方式和范围,例如退款、赔偿、维修等。
4.解决方式:详细说明双方协商达成的解决方案,包括经营者应履行的义务、消费者应配合的行动等。
5.履行时间:规定双方履行协议内容的具体时间,例如退款或赔偿的完成时间等。
6.保密条款:如果双方达成的协议内容需要保密,应在此处注明。
7.法律效力:说明本协议的法律效力,以及双方应遵守的条款和违约责任。
8.争议解决:规定如果出现争议应如何解决,例如通过仲裁或诉讼等。
三、在消费纠纷中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不成怎么起诉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六章 争议的解决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n(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n(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n(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n(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n(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全文97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