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除了人们未能认识自然生态规律外,从经济原因上分析,主要是人们没有全面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考虑近期的直接的经济效果,忽视了经济发展给自然和社会带来的长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把水、空气等环境资源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偿资源”,把大自然当作净化废弃物的场所,不必付出任何代价和劳动。这种发展经济的方式,在生产规模不大、人口不多的时代,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程度上都是有限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社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密度不断提高,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大大超过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排入环境的废弃物大大超过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许多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一起筹商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对策,估量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防治污染的费用和效益,从经济角度选择防治污染的途径和方案,有的还把控制污染纳入投入-产出经济分析表中进行研究。这样,在70年代初出现了污染经济学或称公害经济学的著作,阐述防治环境污染的经济问题。
一、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哪些
1、废气排放
是大气环境的严重的污染源,工业企业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各种废气。
2、污水排放
污染地表水,如琥珀、江河,导致水体水质变差,甚至影响水体功能;污染土壤,导致土壤出现酸碱化、盐碱化等
3、滥伐森林
破坏原始林资源;不能涵养水源,造成河流流量减少;旱涝危害增大;水土流失加剧
4、过度开矿选矿
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
5、涸泽而渔
抽干池水捉鱼,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6、废旧电池丢弃
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
7、过度捕捉鸟类
大量死亡、繁殖能力下降、导致灭绝,种群减少,导致基因缺陷。
全文79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