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层面上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哪些假期
我国法律规定的节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产假遇到国家法定节假日顺延吗
产假遇法定节假日是否可顺延,法律并无明确规定。
产假与法定假日重合是不可以顺延补休法定假的,一般产假90天,已经包含了其中的法定节假日。在实务中,产假通常按自然天数计算,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均包含在内,另外的晚育假是顺延的。
三、国家法定节假日日加班的工资怎么算
法定休假日(即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其他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标准的300%的工资报酬。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n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全文73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