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在工伤后,如果劳动者需要鉴定伤残等级,那么他们本人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而在用人单位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时,用人单位也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工伤权益
工伤权益是指在工伤发生时,受伤员工应享有的权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员工可以享受以下几项权利:
1. 工伤医疗待遇:工伤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工伤职工本人工资与医疗费用的差额部分、医疗费用的伙食补助费、医疗费用的交通费等。
2. 工伤津贴:工伤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发给伤残职工本人。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3. 工伤赔偿:工伤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以下工伤赔偿:医疗费用、工伤职工本人工资与医疗费用的差额部分、医疗费用的伙食补助费、医疗费用的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因工死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4.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发给伤残职工本人。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工伤权益是保障工伤员工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对于维护工伤员工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工伤权益是保障工伤员工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对于维护工伤员工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伤后,如果劳动者需要鉴定伤残等级,那么他们本人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而在用人单位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时,用人单位也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员工可以享受以下几项权利:1.工伤医疗待遇;2.工伤津贴;3.工伤赔偿;4.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发给伤残职工本人。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