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普及率越来越大,智能手机软件在近两年也暴涨,用户下载安装越来越方便,平均每台在用的智能手机至少装过65个应用,这些应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手机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经常用智能手机看新闻、访问社交网络、浏览视频网站、手机支付等,就会留下一些相关信息。如浏览记录、位置信息、银行或信用卡账户信息,网站登录名以及密码,身份证地址信息等个人隐私不小心就会泄露。目前手机网民规模4.64亿,其中恶意软件、垃圾信息、隐私泄露、恶意扣费等手机安全问题是多数用户所困恼的。
智能手机安全隐患从何而来?
1、目前我国软件应用平台以谷歌的Android为主,占据国内全部移动应用的86.4%,不法厂商借助其开源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通过伪装篡改热门游戏/软件嵌入木马、在游戏/软件中捆绑恶意广告插件来构建谋利链条,使不少手机游戏/软件用户频频上当,落入吸费、隐私窃取、流氓推广陷阱之中。
2、网络购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不少年轻用户会使用手机购物,手机支付方便快捷!而黑客们就对电商APP进行二次打包,伪装知名应用混淆用户,还企图通过输入法窃取用户的淘宝或支付宝帐号密码,从而窃取用户的财产。
3、据手机安全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手机病毒感染率跃居全球首位,国内的手机安全现状非常严峻。导致此现象重要原因在于国内手机用户刷机或越狱情况较为普遍,这种行为在国外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4、我们手机经常收到一些短信信息,里面常含有一些链接,很多用户会点击进去,导致手机中毒几率很大,同时此安全隐患是木马传播重要路径口。
5、由于我国尚未出台针对移动应用商店安全要求的准则,导致部分应用商店安全门槛较低,大量恶意应用可以轻易进驻应用商店提供下载。第三方应用商店是手机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很多应用都被黑客二次打包重新上传,让用户混淆。
6、二维码染毒的风险日益增多,很多用户见码就刷!殊不知这是木马又一主要传播渠道。
7、水货手机是目前手机木马、恶意广告插件的主要传播渠道,由于刷入或内置入ROM的程序通常很难用常规手段卸载或清除。很多消费者图便宜购买水货手机,或选择一些信誉降低的渠道购买手机。
一、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公共场合WiFi不要随意链接,更不要使用这样的无线网进行网购等活动。如果确实有必要,最好使用自己手机的3G或者4G网络。
手机、电脑等都需要安装安全软件,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对木马程序的扫描,尤其在使用重要账号密码前。每周定期进行一次病毒查杀,并及时更新安全软件。
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也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
设置高保密强度密码,不同网站最好设置不同的密码。网银、网购的支付密码最好定期更换。
尽量不要使用“记住密码”模式,上网后注意个人使用记录。
到正规网站购物。查看消息或者浏览视频时,一定要去正规的网站,有时安装了杀毒软件,也不能保证电脑不会感染病毒。尤其是购物的时候,会涉及到网上支付,使用正规且有保障的网站,安全系数更高。
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不随意接收或打开陌生邮件,打开邮箱,看到陌生人发来的邮件千万不能轻易打开,尤其是看到中奖或者是奖品认领等带有诱惑性信息的内容。
在处理快递单、各种账单和交通票据时,最好先涂抹掉个人信息部分再丢弃,或者集中起来定时统一销毁。
网购东西填写的地址可以考虑填写单位的地址,让快递员将商品送到单位,而不要送到住宅,特别是单身女性尤其要注意。
在使用公共网络工具时,下线要先清理痕迹。如到复印店打印材料,打印完毕后要确保退出邮箱,有QQ号码的,退出时要更改登录区设置有“记住密码”的电脑设置。
在上网评论朋友微博、日志、图片时,不要随意留下朋友的个人信息,更不要故意公布他人的个人信息。
在网络上留电话号码,数字之间可以用“-”隔开,避免被搜索引擎搜到。
身份证、户口本等有个人信息的证件,一定要保存好。
微博具有手机签到功能,能显示机主所处位置,不少年轻人热衷于晒地点、晒自拍照,还有家长喜欢晒孩子照片等。这种手机签到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一方面暴露了个人隐私,比如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另一方面可能招致犯罪,在网上使用手机签到时,需要谨慎。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