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具体需要以下条件:
1、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
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经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3、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4、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
服刑假释条件是什么
1、主体属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服役人员。对屡教不改和泛暴力性质的罪犯除外。因为其犯罪性质恶劣,不应予以假释,假释的主体具有一定性。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享有被假释的机会。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只有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服役人员,并且表现良好,有悔过之心的重大表现,积极改过,才有可能被假释。
2、被假释的前提是积极改过自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假释作为一种鼓励犯罪人员积极改造的刑事制度,其目的在于鼓励罪犯积极改过自新,不再危害社会。所以被假释的前提是深刻自省,比较深入透彻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实际行动证明自身的改错觉悟以及不再有危害社会的行为。如:首先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服从法律的制裁,坦白从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监狱规章制度,不断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参加改造活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社会知识,并且服务与社会,为自身曾犯下的错误赎罪;积极参加劳动改造,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并且造福于人民大众。
3、服刑人员要在服役期间。被假释的条件成立于服役人员在服役期间。换句话说,不是说满足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翻译人员,就可以获得假释的机会。所有的改过自新,都是在接受教育改造之后才会形成的所以服务人员的假释必须是在服役开始一段时间后,而不是在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立刻采取。为维护人民法律严肃性和法院判决的稳定性,根据我国刑法第85条有关司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复议人员,若要获得假释,需再辅以一定的时间之后当具备上述条件之后,优秀的服务人员将会方可申请,若被判为无期徒刑的服役人员,须在复印后13年才能提出申请。
除非因国家需求的特殊情况,才能够提前获得假释。这体现了我国刑法的灵活性。当然,重要的是如果复印人员要想得到假释的机会,就必须好好表现,好好接受教育,这样监狱的执行人员还会根据服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向法院提请减刑或假释的请求,并递交书面申请书,俗称《提请假释申请书》,其中包括以书面形式表述这名服役人员有重大表现,并附带改过自新的相关的具体材料证明。在法院受理申请之后会进行审查,用通过组合议庭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审理相关申请,对于符合条件的服役人员,法院会判出减刑或假释。
《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