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危机过程,工程危机管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危机因素识别、危机征兆信息获取、危机处置、危机后恢复和总结学习。
1识别危机因素最理想的危机管理就是识别和控制危机的源头,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提前控制。危机管理的第一步应该是确定危机的根源。项目组织应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对危机源的识别。根据项目的实施内容和生命周期,项目可分为前期决策、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阶段。不同阶段所涉及的因素不同,这种划分有利于危机源的识别。然而,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局限和信息失真现象的存在,危机源的真正识别还需要危机管理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捕捉危机征兆信息,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尽可能多地捕捉危机信息。由于项目危机的源头不易识别,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危机预警机制,监测危机迹象的变化,当各种信号表明项目危机即将来临时,及时向项目组织发出警报,并提醒项目组织对危机采取行动,以防发生重大事故尽可能在疫情爆发前消除危机。有必要建立一个能够提供真实可靠信息的信息网络,对项目系统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监控。对监测信息进行识别、分类和分析,使其更有序、更突出地反映危机的变化,估计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类型及其危害程度。(1)制定应急预案。对危机的监测和预防并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因此,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实施前,应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要素的不同,提前制定预防和处理危机的方案。应急预案是危机管理的基石,它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抗偏离能力,使系统在危机发生后迅速恢复,将损失降到最低。实践计划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主导性总体计划、针对具体情况的计划和不同管理层的部门行动计划。应急预案能使项目参与者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一旦发生危机,他们能够按照计划冷静地做决定、采取行动,掌握主动权,迅速应对危机。(2)应急管理。关系到项目的命运,由于危机的不确定性很强,危机管理中的事前预防不能很好地做好。危机管理通常出现在突发事件后矛盾激化,使人们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并采取应急管理措施。此时,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尽量减少危机对项目的损害,尽可能控制危机的进一步扩大。
2.4危机后恢复与总结学习恢复是指从危机状态恢复到原始状态,及时恢复系统正常运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并尽可能弥补损失。向过去学习,向未来学习。总结学习的目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或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不希望看到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和灾难,但危机事件的发生可以促使人们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检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实践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任何危机都有其根源和一定的规律。只有善于学习和总结,才能逐步认识危机,使工程更顺利。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