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解释二》关于公司清算中民事责任的规定及其影响
时间:2023-06-09 11:04:04 408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为规范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解散和清算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公布了《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下称《公司法解释二》),该解释自2008年5月19日起施行。

《公司法解释二》的出台,是为了打击和惩处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企业法人出现解散事由后,不及时清算,甚至故意借解散之机逃废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以建立健康、有序的法人退出机制,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该解释,公司解散清算时,相关义务人不及时清算或违法进行清算的,将受到严厉的民事制裁。

一、《公司法解释二》关于公司清算中民事责任的规定

《公司法解释二》关于公司清算中的民事责任的规定,根据责任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清算义务人的民事责任;二是出资人的民事责任;二是清算组成员的民事责任。

(一)清算义务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公司法解释二》规定的清算义务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清算义务人需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分为三种:

1、清算义务人不作为的赔偿责任

根据《公司法解释二》第18条的规定,公司清算中,清算义务人的不作为有两种表现:

(1)未在法定期限内(出现公司解散事由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

(2)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帐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

在上述两种情形下,债权人均可向人民法院主张清算义务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清算义务人恶意作为的赔偿责任

《公司法解释二》第19条规定,清算义务人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者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的,清算义务人应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3、未经清算直接将公司注销的赔偿责任

《公司法解释二》第20条规定,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的,清算义务人需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在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承诺人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二)出资人的民事责任

《公司法解释二》第22条规定,公司解散清算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包括到期应缴未缴的出资,以及分期缴纳尚未届满缴纳期限的出资)均应作为清算财产,如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全体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三)清算组成员的赔偿责任

1、未按规定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的民事责任

《公司法解释二》第11条规定,公司清算时,清算组应当按照《公司法》第186条的规定,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书面通知全体已知债权人,并根据公司规模和营业地域范围在全国或者公司注册登记地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进行公告。清算组未按照前述规定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的,全体清算组成员应当对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2、执行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的民事责任

《公司法解释二》第15条规定,清算组执行应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人民法院确认但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公司、股东或者债权人可向清算组成员主张承担赔偿责任。

3、从事清算事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赔偿责任

《公司法解释二》第23条规定,清算组成员从事清算事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公司、股东或者债权人可向其主张赔偿责任。

二、《公司法解释二》的实施对资产优化处置项目的影响

公司资产优化工作从2000年开始起步,早期主要以清收不良债权、实现资产变现为主。2003年起,重点转为加强四非一低产业的退出工作,其中主要内容就是对外投资股权的处置工作。

根据要求,股权优化项目的处置方式主要有转股退出、破产清算、清算注销、停业吊销等四种形式。在前三种处置方式下,由于项目公司已终止法人资格,或公司虽未终止但本方股权已对外转让,因此,均能达到彻底退出的目标,一般情况下不存在法律风险。但停业吊销的处置方式仅是对项目公司的资产、人员进行清理,并未依法进行清算也未注销公司登记,项目公司的法人资格并未终止,本方股东地位并未改变,因此隐藏着较大的法律风险。

例如,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企业法人解散后的诉讼主体资格及其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指导意见》(2003年9月25日)第九条便规定,清算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间内怠于履行清算义务,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前述清算义务人指的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非公司制的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非公司制的集体企业的开办者或出资者,非人型联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法人、外商独资企业法人的投资者。

但上述指导意见对公司清算行为的规范仅仅是地方性、个别性的例子,在法律层面,由于旧《公司法》(1993年)过于强调市场准入机制,试图通过最低注册资本来保护公司和债权人利益,对市场退出机制却缺乏相应的处罚规范,导致实践中借公司解散之机怠于清算而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屡有发生。

新《公司法》(2006年1月1日)出台后,大幅下调了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这使得最低注册资本在保护债权人方面的功能大打折扣,为加强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新《公司法》第20条第3款一举导入了揭开公司面纱(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解释二》关于公司清算中民事责任的规定,其主要法理依据便是新《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如上所述,根据《公司法解二》的规定,公司解散清算时,相关义务人不及时清算或违法进行清算的,其种种行为均将受到严厉制裁,这对我司资产优化处置项目,特别是以停业吊销为处置方式的股权处置项目提出了严峻考验和巨大挑战。事实上,在该种处置方式下,清理过程中的很多行为(包括积极的作为与消极的不作为)都有可能被债权人诉至法院并被要求承担赔偿责任。

三、今后处理清理退出项目应把握的原则

实践中,公司停业关闭或被吊销、撤销后,无法组织清算并办理注销公司登记,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很多时候,采取停业吊销的处置方式,尽管无法实现完全退出的目标,但也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在此情况下,所能做的就只能是尽量减少或避免相应的法律风险。为此,在今后处理清理退出项目时,建议把握如下原则:

(一)能够进行清算并注销的,特别是已规范为公司制的目标企业,只要清算成本不大,要严格履行法定清算义务并注销公司登记;

(二)实在无法进行清算的,对公司的资产包括债权债务及人员状况要尽量调查核实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对其资产及人员要公平、合理地进行处理,保留好财务、会计帐册,做到有据可查;

(三)对已进入停业清理的目标企业,要严格控制其公章及财务用章的使用,以防产生新的债务,或者对因债权人怠于追索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旧债务形成确认;

(四)对清理中或清理完毕的项目公司,如果具备办理注销登记的条件,则应及时办理有关手续,终止其法人资格。

全文2.8千字,阅读预计需要10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民事责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民事责任以民事义务为基础,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 (2)民事责任以恢复被侵害人的权利...
    更新时间:2024-01-31 14:30:06
查看民事责任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民事责任 最新知识
针对《公司法解释二》关于公司清算中民事责任的规定及其影响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公司法解释二》关于公司清算中民事责任的规定及其影响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