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应当交纳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项目应交的个人所得税,由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下面网来为你介绍有关劳务费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劳务费个人所得税怎么交
1、营业税,税率5%,计税依据为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2、城建税,税率为7%(城市),或者5%(县城或者镇)或者1%(其他地方),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
3、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4、地方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1%,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5、个人所得税,一般预征个人所得税(各地实施办法大同小异),大致标准如下(参考):
(1)纳税人每笔取得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100元的,暂不预征个人所税;
(2)纳税人每笔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在100元以上,不超过1000元的,按支付金额的3%预征;
(3)纳税人每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在1000元以上,不超过4000元的,按减除800元费用后的余额依照20%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4)纳税人每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在4000元以上的,按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依照20%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纳税人每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在25000元(即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以上的,依照前项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分别进行加成。
二、劳务费和工资的区别
1、劳务费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别在于劳务报酬是独立个人从事自由职业取得的所得,而工资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2、简单来说就是劳务费用是指个人从事自由职业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因为该人员不属于企业的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只是由于该劳务而发生的。而工资,是个人从事非独立劳务活动获得的报酬。个人要与企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职工个人个人要上班打卡作为考勤记录。
三、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务合同需具备的条款有,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以及工作内容;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以及劳动保护等条款。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