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杭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有效整合疾病应急救助资源,进一步完善我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切实解决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的医疗急救保障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15号)和《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4〕14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目标,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明确基金管理机构,规范筹资机制和疾病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快速、高效、有序地对需要紧急救助但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实施应急医疗救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设立与筹资
(一)基金设立。杭州市本级设立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以下简称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主要承担募集资金以及接收中央、省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向主城区(不含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下同)内市属医疗机构拨付疾病应急救治医疗费用的功能。各区、县(市)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主要承担募集资金以及向辖区内医疗机构拨付疾病应急救治医疗费用的功能。
市本级原流浪乞讨无主病人救治办法及途径不变。
(二)基金筹资。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市财政部门每年根据辖区常住人口规模、上一年度本行政区域内疾病应急救治发生情况和应急救助资金使用情况等因素,确定当年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筹资规模,并将对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补助资金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安排,除中央和省补助外,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当年有结余的,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鼓励社会各界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捐赠资金。境内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捐赠的资金可按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疾病应急救助对象和基金支付范围
(一)救助对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医疗费用的患者为救助对象。医疗机构对其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主城区内市属医疗机构向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支付应急救助资金,其他医疗机构向所在地区、县(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支付应急救助资金。
(二)基金支付范围。
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救助对象的急救医疗费用,支付范围包括:
1.无法查明身份且无力缴费患者所发生的急救费用。
2.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本市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应由责任人、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以及医疗救助资金、公共卫生经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渠道按规定支付;无上述渠道或上述渠道费用支付有缺口的,可由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予支付或补助。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不得用于支付有负担能力但拒绝付费患者的急救医疗费用。
市级及各区、县(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应对疾病救助对象身份确认办法和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具体支付范围等予以细化、明确。
四、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与监督
(一)基金管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实行分级管理,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列专口管理,具体由市财政、卫生计生、人力社保部门管理。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经办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基金经办机构),具体承担基金日常管理工作,遵循公开、透明、专业、规范的原则,据实办理医疗机构提出的支付申请,切实加强基金管理。要加强疾病应急救助与现行医疗保障、工伤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的衔接,切实履行职责,杜绝应救不救以及虚报信息套取基金、过度医疗等行为。各区、县(市)基金经办管理机构由区、县(市)政府确定。
(二)基金监管。市本级成立由财政、卫生计生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学专家、捐赠人、媒体人士等组成的基金监管委员会,负责审议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管理制度及财务预决算等重大事项,监督基金运行等。各区、县(市)成立相应基金监管委员会,负责审议区、县(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管理制度及财务预算等重大事项,监督基金运行等。
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独立核算,并依法接受外部审计。基金使用、救助的具体事例、费用以及审计报告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审计机关依法对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筹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或专项审计调查。
五、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流程
(一)救助申报。市属医疗机构向市级基金经办机构申请支付疾病应急救助资金,其他医疗机构向所在地区、县(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经办机构申请支付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二)身份认定。由卫生计生部门牵头,会同公安、人力社保、民政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进行审核,确认应急救助患者身份。市级救助对象身份确认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三)资金核报。由卫生计生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公安、人力社保、民政等部门,定期对各医疗机构申报的疾病应急医疗救助案例进行审核并确认救助金额。
(四)资金拨付。卫生计生部门将各有关部门审核同意的资金核报材料和审核意见,于5个工作日内通告本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经办机构;同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经办机构在接到多部门共同审核意见后,于10个工作日内将核准的医疗费用直接拨付至各相关医疗机构。各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根据各医疗机构实际救助情况按年度进行预拨。
(五)资金追偿。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向医疗机构支付欠费后,查明患者身份或查实患者有负担能力、有其他支付渠道的,医疗机构和基金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向患者追偿欠费。医疗机构应当将追回资金退回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六、明确工作职责
(一)相关部门职责。卫生计生部门要督促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无条件对疾病应急救助对象进行急救,对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查处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虚报信息套取基金、过度医疗等违法行为。财政部门要及时合理安排对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补助以及基金管理机构的管理费用支出,切实加强基金财务监管。人力社保部门要做好参保患者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工作,保障参保患者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民政部门要协助基金经办机构做好对疾病应急救助对象有无负担能力的鉴别工作,加强与医疗机构的衔接,按规定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给予医疗救助。公安部门要支持医疗机构和基金管理机构核查疾病应急救助对象的身份。审计部门要做好基金经办及使用情况的审计工作。
(二)医疗机构职责。
1.及时、有效对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施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诊治。
2.对救助对象急救后发生的欠费,应尽快设法查明欠费患者身份,对有负担能力的患者要及时追偿治疗费用。
3.协助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程序向有关救助机构等申请急救后续救治费用。
4.建立疾病应急救助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将收治的应急救助患者情况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公示。
5.严格控制医疗费用,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主动减免无负担能力患者的救治费用,核销救助对象救治费用。
(三)基金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社会资金募集、救助资金核查与拨付,以及其他基金管理日常工作等。
2.主动开展各类募捐活动,积极向社会募集资金。
3.编制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预决算,并向同级财政及基金主管部门报送预决算报告。
4.充分利用筹集资金,定期足额向医疗机构支付疾病应急救治医疗费用。
七、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各地要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有机衔接。要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发现的新问题,逐步完善政策,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升服务民生的水平。
(三)创新探索,确保长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不断强化责任共担与多方联动机制,密切配合、相互协作,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建立健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让有需要的疾病应急救助对象及时得到救治。
全文3.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11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