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由子女还是父母一方作为原告起诉支付抚养费,司法实践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1、如果是父母双方已经协议离婚,对方未按离婚协议支付抚养费的,则对方构成违约,应该由父母一方为原告当事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按协议约定支付抚养费。
2、如果抚养费问题未经父母双方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及未经法院通过诉讼确定的,则也应以父母一方为原告当事人,以父母的另一方为被告向法院起诉,通过法院诉讼来确定对方应该支付抚养费的标准和方式。
3、如果是父母双方已经对抚养费问题达成了协议,或已经由法院判决确定抚养费支付标准,但现在要求对确定的抚养费标准进行变更(增加)的,则应以子女为原告当事人,未成年人子女的父母一方为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向法院起诉。
父母是彩礼纠纷案件的原告或被告吗
在实际生活中彩礼的给付人和接收人并非仅限于男女,双方还有可能是包括男女双方的父母和亲属,这些人均可以成为返还彩礼诉讼的当事人。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儿女的婚姻被认为是终身大事,一般由父母一手操办,送彩礼也大都有父母代送,且多为家庭共有财产。
而在诉讼中大多数由当事人本人或者父母起诉,因此应诉方以起诉人不适格作为抗辩时,法院不会支持,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
对于被告的确定问题也是如此,诉讼方通常把对方当事人的父母也列为共同被告,要求他们承担连带责任。一般习俗是父母送彩礼,也是父母代收彩礼,所以将当事人父母列为共同被告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彩礼返还范围要根据彩礼实际使用情况,需要考虑双方在共同生活中是否发生了必要的消耗,是否为筹办婚事支付了必要的费用,在此基础上予以适当的返还。
在实际生活中彩礼可能已经用于购置双方共同生活的物品,事实上,已经转化为双方的共同财产,或者你在双方的共同生活中消耗,所以法官在处理上会灵活把握,真正体现公平原则。
对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实际已经同居共同生活的,法院可以根据双方共同生活时间长短、有无生育子女,财产使用情况、彩礼数额,并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因素,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数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全文95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