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准确界定名誉权侵害责任
如下准确界定名誉权侵害责任: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一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不受侵害】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二、名誉权受损起诉赔偿标准
侵害名誉权的赔偿标准为:
1.财产赔偿按照其直接损失计算数额;
2.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
三、侵害名誉权的证据有哪些
侵害名誉权的证据有如下几项:
1.新闻媒体、书刊对公民或法人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如报道内容的原始载体。
2.虚构事实,含沙射影,对他人进行诽谤的文学作品。
3.以口头、书面或暴力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贬损他人人格的证据。可举出证人证言、书面材料。
4.以隐瞒真相、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方式诋毁他人名誉、信誉,损害他人尊严的证据等。
5.精神和财产利益损害,精神损害即受害人精神上所受痛苦、压抑、忧郁等;财产损害即受害人因名誉受到贬损引起的财产利益损失,包括因为精神痛苦住院支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
6.证明侵权事实造成损害后果的证据,如单位处分,当事人精神受打击患精神病,法人经济效益滑坡等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九百九十一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全文70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