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后还可以民事诉讼。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处罚和民事诉讼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符合条件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与行政处罚是无关的。
一、行政处罚决定书生效后怎样撤销
行政处罚决定书生效后,不服的,应当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然后才能根据相关规定,撤销其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被处罚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书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发现行政处罚决定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撤销其行政决定书。
二、行政处罚撤销后能否重新处罚
撤销行政处罚决定后如果发现撤销行政处罚的决定是错误的,是可以重新进行处罚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处罚被撤销后,如果发现撤销行政处罚的决定是错误的,是可以重新进行处罚的,公民有权对行政处罚进行监督。
三、提起民事诉讼的条件有什么
提起民事诉讼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原告是与案件有直接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一方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条件的,一般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照片不能反映合同关系,则需要看照片是否结合其他证据能反映合同的要素和内容,否则可能与法院提供的照片无关,然后不接受起诉。
全文58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