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立案开庭本人必须回去吗
离婚诉讼案件原则上需由当事人亲自出席法庭参与审判,这是由于我们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除非确实存在因本人无法表达意志等原因而无法到场的情况,否则所有参与离婚诉讼的当事人均须亲自出庭参加审判过程。
对于那些由于不可抗力的特殊状况导致无法亲自出庭的人来说,他们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声明以阐述其立场和观点。
在立案至正式开庭这段期间,原则上来说时间不能超过长达3个月的期限。
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的6个月内完成对该案件的审查并作出判决。
若在审理中出现任何特殊情形需要进行延期,应当由本级法院的院长予以批准,但延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如需延长时限,还应上报上级人民法院进行审批。
当人民法院采用简易程序来审理一些较为简单的案件时,应该在立案后的3个月内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五条
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第一百四十七条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二、离婚开庭需要家人陪同吗
无需如此。
1、离婚手续旨在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夫妻之间的身份关系、共同财产的分配以及子女抚养权如何分配等事宜;
2、现行离婚有两种通用途径: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
3、若选择协议离婚,您需前往当地民政部门进行办理相关手续;而如果选择诉讼离婚的话,则需要起诉至相应的人民法院寻求法律援助;
4、在协议离婚过程中,双方需就第1项问题进行充分协商并达成共识,随后签署书面文件,领取离婚证书,进而完成离婚过程;
5、至于诉讼离婚,则是通过打官司的形式解决婚姻纠纷,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审理案件,最终裁定离婚并结案;
6、对于共同财产部分,根据国内法律规定,通常情况下应平均分配;
7、同样地,关于子女抚养权问题,一般来说也会要求父母双方共同承担;
8、如遇协议离婚时对于财产分割问题产生争议且不满,在离婚手续完成后的一年之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核,人民法院将据此予以审查与处理;
9、至于离婚诉讼领域,这是一种专门的法律诉讼行为,建议您委托知名的专业律师来协助您进行代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节 诉讼代理人 第六十五条 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