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
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
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对己有所求人员的权限,如单位领导利用调拨、处置单位财产的权力;
4、出纳利用经手、管理钱财的权利;
5、一般职工利用单位暂时将财物,如房屋等交给自己使用、保管的权利等。
6、必须有侵占的行为。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
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遇到公务人员从事职务犯罪,那么就需要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公务人员从事犯罪行为,包括有贪污贿赂类型的犯罪,按照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定罪量刑。
一、贪污罪有哪些表现形式
贪污罪主要的表现形式如下:
1、侵吞财物,是指行为人将自已管理或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归自己或他人所有的行为。
2、窃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将自己管理的公共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
3、骗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4、其他方法。主要包括:
(1)内外勾结,迂回贪污。即国家工作人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内外勾结,将自己管理、经营的公共(国有)财物以合法形式,转给与其勾结的外部人员,然后再迂回取回,据为己有。
(2)公款私存、私贷坐吃利息。
(3)利用回扣非法占有公款。即行为人在为本单位购买货物时,将卖方以购货款中抽出一部分作为回扣的款项占为己有的行为。
(4)利用合同非法占有公款。即行为人在为本单位购买货物、推销产品等经济活动中,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双方恶意串通,提高合同标的价格,然后将抬高的差价私分等。
(5)间接贪污。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使用单位雇请的工人为自己干活等。
(6)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
(7)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即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运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贪污的行为。
二、贪污罪和受贿罪区别是什么
贪污罪和受贿罪区别有以下四点,分别是:
1、侵犯客体不同。贪污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受贿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侵犯对象不同。贪污罪中的犯罪对象原则上只能是公共财物,而且是本人主管、经管、经手的本单位或者直接经管的单位或部门的公共财物,如果虽属公共财产,但属于他人经管或者外单位的财物,而本人没有经管、经手之职务,则不属于贪污罪的对象。受贿罪中受贿的财物既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以是私人合法所有的财物,但财物并不是本单位所有的,而是他人的财物;
3、客观方面的犯罪手段不同。贪污罪是行为人利用自己在职务上主管、经管、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便利,直接占有该财物,其犯罪手段和过程,一般比较简单,从着手实施占有行为到实际占有财物,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即告完成,达到贪污既遂 ;受贿罪是采取为他人谋利益的手段,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财物;
4、主观方面的犯罪目的不同。贪污罪是为了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受贿罪是为了取得他人或单位的公共财物;
5、客观方面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具体如下:
(1)利用职务之便”的含义不同。贪污罪利用职务仅仅限于现时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职务,将来的、过去的、他人的职务或者自己现任的经手、主管财物之外的职务都不是贪污罪中所利用的职务之便。受贿罪中,凡是一切可以用来换取他人财物的职务都可以被利用,包括现任的、将任的、甚至是己任的或自己职务密切相关的他人职务对可以被利用;
(2)对职务的利用方式不同。贪污罪中,行为人是利用经手管理财物的职务便利,直接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该财物,行为人是利用职务直接获取公共财物,不经任何中间环节;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用来为他人谋取利益,再从得到利益者那里换取财物;
(3)非法获取财物的时间不同。贪污罪中,行为人占有财物是在利用职务便利实施贪污行为之后;受贿罪中,行为人索取或收受财物可以在利用职务为他人谋利的过程中,也可以在利用职务为他人谋取利益过程之前或之后。
根据规定,构成贪污罪应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2、侵犯的是公共财物;
3、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
4、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综上所述,通过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区别,能够更好地对构成这两类罪名进行区分。贪污罪的构成从是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方面、客体方面来确定,若不符合相关构成的,不能认定为贪污罪。
全文1.9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