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
一、医院的劳动仲裁流程
首先进行当事人申请。然后审查受理。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接到仲裁申请书后,进行审查。做好仲裁前的准备,其中包括组成仲裁庭,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被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的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作出回避决定,调查取证等,最后进行仲裁审理。
二、人民调解员需要什么条件
人民调解员需要什么条件:人民调解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人民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成年公民担任。根据本规定,人民调解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是公道正派。这是对人民调解员道德品质的要求。所谓公道正派,是指为人公道,作风正派,能够客观地分析判断事务,分清是非和责任,并敢于坚持原则,弘扬正气,主持正义,面对纠纷能够做出公正的评判,能够为当事人所信服。公道正派是对人民调解员最基本的要求。人民调解员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当事人往往希望其“主持公道”。只有公正地对待双方,提出公正的调解方案,才能更容易为当事人所接受,有效地化解纠纷,并做到“案结事了”。此外,公正调解也能够树立人民调解在群众中的威信,是人民调解保持其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二是热心人民调解工作。这是对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方面的要求。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就是要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积极、主动、耐心地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不在乎个人得失,勇于奉献。从事人民调解工作没有什么经济利益可图,甚至经常需要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去做工作,有时还要自掏腰包为当事人办事。尽管如此,面对情绪激动的纠纷当事人,一句话说不好就会受到当事人的“指责”,落得“受累不讨好”。这就需要人民调解员对人民调解工作充满热心,不计较个人得失,本着化解矛盾纠纷的目标,不厌其烦地耐心疏导。
三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这些条件要求是从事人民调解工作所必需,但是对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理解不能搞一刀切。一方面,人民调解的性质决定了人民调解员的优势往往不在于学历、知识等因素,与之相比,调解技巧、群众威望可能更为重要。另一方面,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文化水平的高低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在偏远落后的农村,能上高中的人都很少。而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大学毕业生则比比皆是。因此,对人民调解员的受教育程度不宜作出一刀切的规定。对于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同样也不要求其经历过正规的高等教育,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来获得,只要能够满足调解工作的需要即可。
四是人民调解员应当由成年公民担任。在我国,成年是指年龄达到18周岁。人民调解员应当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应当具有中国国籍,能够胜任比处理一般事务更为复杂、技巧性更强的人民调解工作。
三、涉外仲裁机构怎么受理仲裁申请
涉外仲裁机构受理仲裁申请,一般有六个步骤。具体如下:
1、申请与受理。申请人提出仲裁申请时应提交仲裁申请书,并附具申请人请求所依据的事实的证明文件,按照仲裁委员会制定的仲裁费用表的规定预交仲裁费;
2、保全措施。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仲裁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被申请人住所地或其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3、仲裁庭的组成。进行涉外仲裁时,仲裁庭可以由3名仲裁员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4、开庭审理。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
5、当事人申请仲裁后,有自行和解的权利;
6、仲裁庭在将争议事实调查清楚、宣布闭庭后,应进行仲裁庭评议,并按照评议中的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