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消费者遭遇假代购被骗,可以在确认收货之前申请退款,或者在确认支付后的15个工作日内申请维权。不过,这样的维权都是需要买方自行提供举证凭据的。因此,在代购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购物凭证或网上交易记录等证据。
网购投诉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即由卖方当地处理。因此,消费者可以向代购卖家所在的工商部门检举投诉或致电当地维权热线投诉,若确实存在虚假宣传、售卖假货、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受害买家至少可获两倍的赔偿,卖家也将会受到工商部门的相应处罚。另外,消费者也可以委托律师收集相关信息,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起诉维权。
向职业私人进行海外代购出现问题怎么办
如果代购的商品存在质量瑕疵,对人身造成损害,由于一些职业代购人的赔偿能力有限,有的职业代购人甚至会选择在大额索赔出现时直接消失,那么消费者只能自己对海外零售者诉求赔偿。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因代购方缺少实体店,也很难及时维权。虽说从理论上讲消费者在海外购买的商品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的,有权要求厂家赔偿,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跨境诉讼过程非常复杂,索赔难度也很大,建议委托专业人士实现维权。
向官方网站进行代购
官方代购的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于官方代购渠道建立的合法性和信誉度。对于已有较长经营年限的官方代购渠道,往往在产品质量、投诉退货等环节都有专业、统一的标准和制度,买家遇到问题后,不会出现索赔无门的情形,但缺点是代购手续费一般较高,即使如此,在代购前仍应未雨绸缪,选择正规、信誉高的代购平台并注意保存好相关的凭证。
微信海外代购维权难
由于买家和代购者大都是“好友”关系,还有一些海外代购是通过朋友关系介绍的,即使发现代购商品有问题,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不好意思或不愿意去维权。
另外,在微信代购遇到假货等问题后,缺乏有效的购物凭证成了消费者维权遇到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发生争议时,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需要消费者进行举证。如果是在其他渠道购物,消费者可以凭着购物发票等凭据进行维权,即使在网上购物,一些大型的购物网站也会对卖家的资质等条件进行约束。一旦遇到假货,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举证责任倒置”,要求销售方提供证据证明其所销售的是真货。
但在微信购物中,双方很少会专门针对各个交易细节都进行约定,这导致消费者无法举证,维权也更加困难。
除此以外,微信朋友圈里的代购是不受保护的,消协对微信朋友圈代购的投诉是不受理的。另外,如果从事海外代购的人没有办理工商登记,只是业余兼职。这种情况下,很难认定代购人就是经营者,买卖双方没有构成契约关系的买卖合同,买卖双方属于私下交易,工商部门没法介入,投诉就很难被受理。即使出现纠纷进行诉被视为普通民事纠纷的可能性更大,难以适用新《消法》的规定。再者,微信尚未实名,很难查到用户的真实信息,一旦遇上骗子,消费者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