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拆迁,涉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企业这一损失的评估也比较复杂。这不但关系到需要工厂拆迁的政府,还涉及作为当事人的企业,因此,又不能不予以重视。一般来说,工厂拆迁对企业的影响或者说对企业生产经营方面造成的损失,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拆迁准备阶段、拆迁阶段和拆迁后恢复正常生产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损失可以一条曲线来表示,即开始从零开始逐渐上升(拆迁准备阶段),上升至最高值(拆迁阶段),然后从最大值逐渐下降至零(拆迁后生产恢复阶段)。
下面,就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一些分析:
(一)拆迁准备阶段:
因工厂的客户得知该企业拆迁的消息,从而对其交货能力缺乏信心,因此定单会逐步减少转移;
拆迁企业不能在原地上新产品和扩大生产规模,丧失了发展的赢利机会;
由于工厂将要拆迁,对原材料的定货将逐步减少,这势必在与原材料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
由于工厂将要拆迁,企业管理层必然为此投入精力,因此影响了工厂拆迁前的生产管理;
(5)工厂新址建设的一系列费用,包括征地、规划设计、厂房基建、装修、工厂配套设施的建设等等。在这个阶段,企业所受到的影响和损失是从零开始,并曲线上升。
(二)拆迁阶段:
在搬迁阶段,工厂完全停工停产。业务收入为零,但,企业的另一些开支仍需要支付,包括:
生产经营中仍需要支付的费用:
A、职工的薪酬(包括工资、福利、社保)以及当涉及职工后勤服务的建筑也需搬迁时、还需要保障职工的后勤需求;B、生产设备、运输设备、办公设备按月计提的折旧费用;C、管理费用;D、不在搬迁范围内的销售、营业网点的日常开支(房租费等)。
(2)财务费用:
因工厂拆迁贷款的利息支出。在这一阶段,拆迁对企业的影响和导致的损失曲线上升,可能达到峰值。
(三)拆迁后生产恢复阶段:
在这一阶段,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将逐步完成,生产和管理秩序逐步恢复;客户对企业交货能力的信心逐步得到恢复;原材料供货渠道逐步稳定;企业管理层主要精力逐步转移;员工的情绪也逐步稳定;最后使工厂的生产效率达到拆迁前的水平,或因工厂新址各种条件的改善,而超过了过去。在这个阶段,企业拆迁的影响和损失的曲线是下降的,直至零。
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看
会计报表分析是指以会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预测的一种手段。作为企业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会计信息时应该持谨慎态度。下面就几个比较典型的财务分析指标所体现的谨慎性原则进行论述:
1.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资产负债比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集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它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和长期偿债能力本着谨慎性原则所以将短期债务也包括在用于计算资产负债率的负债总额中。
2.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要改善资产利用的效果就应加强对企业各项资产的管理。而应收账款则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流动资产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来检测应收账款周转率可按年周转次数或平均周转天数来计算。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从谨慎性原则来看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中的分子应采用赊销净额而不用销售收入总额因为只有赊销业务才能产生应收账款用赊销净额计算的比率会更有意义;(2)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中的分母应该是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而不是期末余额这样可以使公式的分子和分母的金额在时间上相对应而且此平均余额应该是全年中各月应收账款余额的平均数而不是直接将年末和年初余额的简单平均数作为平均余额因为对于季节性经营的不一定合理年末如为淡季该比率也可能就较高但并不能因此说明企业效益好;(3)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该是包括了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总额而不是应收账款净额。因为销售收入净额既包括了可能收回的金额也包括了可能无法收回的金额那么应收账款账户就必须相应地反映应收账款总额而不能只反映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应收账款净额;(4)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时候应该包括由于赊销而产生的应收票据。因为应收票据也是由赊销产生计算应收账款余额时如不包括进去会使相当一部分债权失去有效的风险管理。
3.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这一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亦即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然而在流动资产中往往有些项目在实际情况下不能很快转变为现金。从会计处理来看某些借用的公款或呆账、坏账是通过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反映的。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应当在计算流动比率指标时予以扣除或根据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扣除。因此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对于流动资产中各个项目的构成的考虑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两个公司具有相同的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中现金、应收账款等货币性资产占有较高比例的公司与存货比例较高的公司相比就有较强的流动性。另外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中最好应加上将有可能发生的可以预计的或有负债如应收票据贴现、诉讼赔偿金等。
4.流动比率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比较后对企业的总体的短期偿债能力作出的评价那么速动比率就是一种更及时地反映企业流动性的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所谓速动资产是指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它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在有价证券上的短期投资等但不包括存货和待摊费用等。速动资产不包括存货是因为存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相对较差并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待摊费用虽然属于流动资产但是它的变现能力或偿债能力是非常低的几乎是零。速动比率更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地位。如美国能源巨头**公司的倒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该公司严重违反了谨慎性原则为了使自己股票价格上升人为提高企业利润结果是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定时炸弹最后走向破产的地步。因此我们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必须认真地贯彻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真正做到用好用活。另一方面要防止滥用或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来设秘密准备、过分提取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是在保守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保守主义。因为保守主义的信条是:确认一切可能的损失但避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算足可能的损失无视可能的收益。其极端是一贯地、蓄意地、一概地多计费用和损失少计资产和利润造成信息误导。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应用谨慎性原则时一定要谨慎这样就要求企业必须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讲究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专业判断对会计交易或事项做出谨慎性的处理。
全文2.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10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