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宋鱼水
见到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宋鱼水时,她依旧是那样平易近人。“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关乎国家核心利益。”在今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她仍然在为知识产权保护呼吁,提出了《关于民事诉讼法修改中应当明确知识产权确权程序的建议》。
从审判员到知识产权庭庭长再到副院长,宋鱼水一直倾心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规律,并创造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最大限度化解纠纷的办案方法。
担任法官十几年来,宋鱼水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200余件,其中300余件属于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被最高法院和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尽管拥有众多的荣誉,宋鱼水却没讲过豪言壮语,只是用心关注着知识产权保护。她向记者表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日益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这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方面,我国还存在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知识产权确权程序的设置。因此,这次她建议在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对知识产权确权程序作出明确规定,为简化和完善知识产权确权程序奠定制度基础。
知识产权确权程序的设置,是案件审判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宋鱼水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拥有全国第一家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庭,管辖着中关村这样知名的创业园区,肩负着为中关村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的责任。解决诸如此类的实际问题,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依法保护。
谈到今年在会议上提交的建议,宋鱼水强调,知识产权确权程序的改革与完善,事关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意义重大,备受瞩目。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为知识产权确权程序的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此作深入研究,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高度,通盘考虑,尽快实现知识产权确权程序的简化和效率的提高,目的在于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充分释放知识产权的能量,使知识产权制度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报特派记者赵建国)
全文93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