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被告王某向原告杨某多次购买石材,相关货款因存在争议至今未结算。2012年1月19日,被告王某向原告杨某索要货款时,自向原告杨某处取得现金10000元,并出具借据一份,内容为借条今借杨某现金壹万元正10000元王某20121月19号。后来,原告杨某将王某诉至本院,要求其立即偿还借款。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王某主张原告杨某欠其石材款8800元,并不存在借款合同关系,案涉借条系仅用于双方日后结算的凭证,仅愿意返还预收的货款1200元。
借条无特殊约定能否做借贷凭证
借条是在借贷关系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旦借条出具,即表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除非有相反证据证明借条的出具另有他因。本案中,被告王某收到原告李某10000元并出具了借条,即可确认双方借贷关系成立。被告王某主张借条用途为日后双方结算使用,但未提供证据证实,其主张不应采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本案中,在双方因未付货款数额发生争议的情况下,搁置争议,由原告李某向被告王某出借现金10000元,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符合法律规定,原、被告之间遂产生了借款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原、被告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愿发生借贷行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故原告原、被告之间的借款合同成立。
因双方并未对借条的用途作出特殊约定,如日后抵顶结算等,亦未约定偿还日期,故被告王某应当立即向原告李某履行偿还借款的义务。同时,原、被告之间确实买卖花岗石板材的行为,且有相关货款未予结算,王某亦有权要求李某立即支付剩余货款。若剩余货款数额明确,双方无其他争议,被告王某即可主张用其应收货款的债权与其借款债务相抵销。但是双方自始至终对未付货款的数额存有较大争议,故本案不宜一并处理,被告王某可另案主张权利。
全文75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