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误工时间和相应的收入状况,以便获得误工费。误工费的金额应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确定,因此在法庭上需要提供能够证明这些事实的证据。单位出具因为事故而导致没有上班期间的工资收入的情况说明和鉴定机构出具的休息期证明。
受害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误工时间和相应的收入状况,以便获得误工费。误工费的金额应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确定,因此在法庭上需要提供能够证明这些事实的证据。单位出具因为事故而导致没有上班期间的工资收入的情况说明和鉴定机构出具的休息期证明。
误 工 费 金 额 如 何 确 定 ?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工伤职工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护理费用、残疾赔偿金、误工费、生育津贴、以及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其他费用。其中,误工费的金额需要参照工伤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确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工伤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认为误工费计算基数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可以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而误工费的计算基数,则以工伤职工本人最近30个月的平均工资来确定。
另外,《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如果工伤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认为误工费计算基数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可以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但最高不能超过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
综上所述,误工费的金额计算需要参照工伤职工本人最近30个月的平均工资,并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具体的误工费金额计算,需要根据工伤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提出的申请,参照工伤职工本人最近30个月的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确定。
受害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误工时间和相应的收入状况,以便获得误工费。误工费的金额应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确定。具体的误工费金额计算,需要根据工伤职工本人最近30个月的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如果误工费计算基数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或高于300%,可以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300%计算。但最高不能超过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因此,受害方在申请误工费时需要提供能够证明这些事实的证据,并与单位或经办机构协商确定误工费的金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