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案件不可以封存,只能不公开审理,封存的条件只有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形式一般是未经公民许可公开他人的身份信息,非法侵入他人的住宅,监视监听他人,调查刺探他人的社会信息等。
一、隐私案件可以封存吗
隐私案件不可以封存,隐私案件只能不公开审理,但不能申请封存。只有未成年人的案底才可以进行封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二、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形式
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三、散播隐私判刑吗
散播别人隐私不会被判刑,但是要接受治安处罚。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除非法定的机构和部门经过严格审批,不允许个人擅自使用专业器材对他人进行跟踪、监视、拍照的,更不用说放到网上加以传播了。传播个人隐私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目前根据我国的法律,对监控器材采取管制措施,私人对公民进行监听、偷拍等行为均属违法,而将违法偷拍的视频资料传播到网络上,无疑是对当事人合法隐私权的侵害,当事人有权进行责任追究,如果涉及刑事犯罪的,警方也会采取相应措施。
全文73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