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指以企业职工出资为主或者全部由企业职工出资构成企业法人财产,合作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企业法人。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我国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的重要形式。根据1997年国家体改委《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三条的规定,股份合作制企业既不是股份制企业,也不是合伙企业,与一般的合作制企业也不同。而公司法所适用的对象是指依照该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并未将股份合作制企业涵盖在内。故股份合作制企业应当适用与该类企业直接相关的法律规范,而不能一概适用我国公司法。在目前我国对股份合作制企业有关问题未出台专门法律予以规范和调整的情况下,上海设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首先应当适用《上海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股份合作制企业虽然有别于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形式,但其市场化运作方式与后者具有一定的同质性,故在股份合作制企业法律规范有规定的情况下,自应适用该规定;对于该法律规范中未作规定的问题,则可参照适用公司法的基本原理。本案中,对于五x二厂的职工退休后的股权纠纷问题,因《暂行办法》和《指导意见》均有明确规定,故只能适用上述相关规定。但在判决依据的表述上,由于上述规范属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故不应采用依照的方式,而只能采用参照的方式。
一、企业清算完毕被告主体是谁
诉讼主体有债务人和债权人。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的规定,该法的适用范围为企业法人,即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法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型的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在中国大陆破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进行。破产仅限于企业法人,而不适用于自然人。依照规定,当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当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重整或者破产清算。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其他法律规定企业法人以外的组织的清算,属于破产清算的,参照适用本法规定的程序的规定,合伙企业等非企业法人组织的破产,也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适用于企业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取得法人资格的各种类型的企业。破产法的适用范围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具有破产能力,这一问题只能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破产原因是提起破产程序的前提,是判断破产申请能否成立、能否受理以及能否作出破产宣告、重整、和解等裁定的法律依据。本条规定的破产原因,包括破产清算、和解与重整的原因。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破产原因,包括两种情况:
(1)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2)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