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区别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制度乃是在刑事审判过程中,由被指控为罪犯的被告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法理观念。
另一方面,民事诉讼系以当事人的名义依法向特定管辖权内的人民法院提出寻求化解其民事纠纷的法律程序。
两大制度之间存在显著区别:首先,前者是将民事赔偿议题纳入刑事审判流程中加以处理,并通过法院在一审判决中发布民事赔偿裁决;后者则是严格按照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程序来解决民事赔偿争议。
其次,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责任主体仅限于被指控为罪犯的被告方,而民事诉讼的参与者则包括了所有涉及到民事赔偿争议的当事人。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死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关于死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赔偿范围的相关事宜,通常涵盖以下几个主要层面:首先是丧葬费用,这其中包含了逝者遗体的火化费、运送遗体至殡仪馆的服务费以及选购骨灰盒所需的各项开支等等。
其次,被扶养人生活费用也是常见的赔偿项目之一。
该项赔偿旨在解决因受害人生前扶养的人员在失去其扶养后,由于自身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其他生活来源所导致的生活困境问题。
再者,死亡赔偿金则是根据当地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因素综合计算得出的一笔固定金额,用于弥补因受害人离世所带来的各种损失。
最后,精神损害抚慰金则是为了缓解受害人近亲家属因亲人离世所承受的精神创伤,而提供的一种经济上的补偿措施。
此外,若受害人的个人财产在此次事故中遭受损失,亦有权向法院申请获得相应的赔偿。
然而,具体的赔偿标准与范围可能会因为地域差异而有所区别,故建议您寻求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进行详细咨询,以便获取更为精准的信息。
全文80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