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生前口头赠与有效吗
(一)行为人须具备适宜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其意思表示必须真实无误;
(三)且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亦须恪守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
另外还需特别关注赠与合同事宜,根据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四条及第六百六十五条规定,倘若赠与人由于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而导致死亡或失去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有权依法行使撤销权。在撤销权得以执行之际,受赠人所接受的赠与财产可予追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四条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五条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请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二、老人生前房产过户给子女算遗产吗
关于文中所提及的与遗产相关的法律要点:
首先,就“遗产法庭如何将遗赠的财产公平分配给继承人”这一问题而言,若被继承人在生前未能留下合法且有效的遗嘱,那么他们所拥有的遗产将会依照法定继承案进行处置。在这样的情况下,被继承人的法定第一顺位继承人,即被继承人的尚在人世的父母、合法配偶以及所有成年的子女(此类子女包括但不仅限于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以及存在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均有权参与遗产的分割。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在遗产正式开始继承之前,我们需要先对被继承人在生前所背负的债务、税款等各项费用进行妥善的偿还。具体的偿还范围应以被继承人的剩余的遗产价值为主,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继承人的自愿偿还则无需受到任何限制。
然而,如继承人选择放弃遗产继承权的话,这也意味着他们将不再承担对这些债务、税款等等费用的清偿责任。
此外,根据法定遗产分割原则,在处理遗产时,必须重点考虑那些生活相对贫困或缺乏劳动力的继承人的特殊情况。对于那些在被继承人生前尽到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他们可以得到适当的遗产份额,而那些尽力扶养条件却未充分履行抚养义务的继承人,他们的遗产份额可能会相应减少或者直接无缘遗产。同样地,已丧夫或离婚的妻子或丈夫,若在他们的岳父母或公公婆婆生前曾经尽到了主要扶养义务,他们也可以得到相应的遗产份额。
再者,被继承人的子女若先行离世,他们的晚辈直系血亲便可代为继承。在这种情况下,代位继承通常仅能继承属于其子女本应继承的那份遗产份额。
最后,关于遗产的继承,我们还需要预留待产儿的份额。若胎儿在出生后不幸死亡,那么他们的遗产份额仍需按照法定继承程序处置。
在处理遗赠的财产的过程中,各继承人可以自由协商并展开讨论,以协商出最后的归属方案。一般的原则是,优先考虑经济状况较好的继承人,由他向其他继承人支付经济补偿,然后再获取这部分遗产的单独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
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在遵循公民道德及社会伦理规范的基础上,行为主体必须拥有与特定民事行为相适应的认知、思考和判断能力,以及明确的意愿表达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规定,其中第六百六十四条和第六百六十五条明确指出,倘若赠予方因为接受赠予者的违法行为导致自身生命受到威胁或者失去了民事行为能力,那么赠予方的继承人和法定代理人将有权利行使撤销权,以追回已经赠予出去的财产
全文2.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