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案没有直接参与会被判罚吗
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因为法律强调的应当是行为本身,没有直接参与到事件中的话,通常来说是无需承担责任的,除非存在共同谋划或者协助实施违法行为等特殊情况。
据我所了解,在我们国家,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通常设定在3000元人民币这个基准线上。
也就是说,当个人实施的诈骗行为导致他人财产损失超过3000元人民币时,公安机关即可对此进行立案调查。
而对于个人诈骗公司财产的情况,当其金额达到3万元人民币以上时,则属于数额较大;若个人诈骗财物的总价值达到了20万元人民币以上,那么这将被视为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诈骗案开庭会当庭宣判吗
倘若该欺诈犯罪案件的情事明晰且证据确凿,可考虑于法庭现场作出裁决。
对于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而言,有两种裁决方式,一类为现场宣判,这意味着在庭审当日即刻进行判决宣示;另一类别则为定期宣判,具体指合议庭对案件进行深入讨论并得出结论之后,再择期进行判决宣示。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审判结果均应公开透明。
若选择现场宣判,则需在判决宣布之日起五日内将判决书送达至相关当事人及人民检察院;而若是定期宣判,则应在判决宣布之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至相关当事人及人民检察院。
全文63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