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协议属于下列两种状况之一时,很可能会被判定为可被撤销的法律效力:
首先,如果契约的签署过程中,有任何一方存在明显的欺诈行为;
其次,若在签署过程中,一方利用另一方处在困境或者缺乏深思熟虑和判断力的特定环境下而促成了这一交易;
再者,如果一方或者第三方采用了恫吓、威胁等不正当的手段,致使对方出于收到压力的情况下,做出与真实意思相背离的决定来签署这样的文件;
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因为误读重大事实内容而导致的合同签署,也可能会被法院视为可撤销的;
最后,根据法定规定,还有其他可能被确认具有可被撤销法律效力的契约签署案例等。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全文50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