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意以赔偿为目的购买多件商品的只支持合理范围内的赔偿请求:
从法律意义上讲,消费者是否恶意很难被证实,但你销售的商品若有问题或瑕疵,这些却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所以说你首先是站在一个理亏的角度去处理问题,自然会被某些存在恶意的消费者欺负。
二、商家遇到了恶意赔偿怎么办?
1、复查一下是否属于自己产品或者广告的存在法律法规上的问题:
(1)经过问题复查之后,发现结果如果不是自己产品和广告的问题,向消费者解释清楚即可;对于无理纠缠的个别用户可以上报平台协调,或者不予理会,直接回绝赔偿要求。
(2)如果复查结果是自家产品或广告的问题,那么就要制定应对策略,想法设法减少店里或公司的损失,但这不代表完全拒绝消费者的合理索赔要求。比如进行退货退款、赠送优惠券等消费者合理的要求,店铺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执行退货退款。
(3)另外如果是存在问题的,问题有多严重,是可以和消费者私下协商赔偿的程度,还是必须及时预防被监管局行政处罚的程度,负责人需要及时确认好问题情况,弄清楚了问题的严重程度就可以从容的制定应对策略,为减少损失做好准备。
2、积极应对本公司或本店的产品和广告存在的问题:
(1)很多商家遇到了消费者的投诉或者职业打假人的举报甚至是起诉,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出各种手段,就是非常极端性的攻击报复投诉举报人,这其实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曾经有商家对于投诉人电话一直狂轰滥炸,但这其实对于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2)只有企业、商家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事情的轻重型,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才能真正的给自己减少麻烦、减少赔偿、减少名誉损失。而那些无论是谩骂对方的,或者是恶意拖延的,甚至是恶意报复投诉举报人的,最终的结果都是赔偿不仅没有减少,还额外的被工商局、食药监局、市场监督局行政处罚,严重的甚至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
3、培养法律法规技术能手,或者和专业机构合作:
(1)如果是产品非常多的厂家或者商家,想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可以直接通过招聘或者就培养内部人员,有了自己的技术员工以后就可以更方便的处理自己的产品问题了,而且对于提前预防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商家在进货的时候,就可以预先审查一下产品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对于有违规问题的产品不予上架然后直接退货即可。
(2)如果是中小商家或者是中小企业的,建议直接选择一个长期的合作机构来处理自己的产品和广告,很大专业机构的收费并不多,跟很多商家每年的赔偿款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少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公司每年的服务费其实都很低的,相对于每年几万赔偿款,基本上是不值得一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律师事务所只能帮企业打官司,对于产品本身的法律他们并不精通,还需要企业和本行业的咨询机构合作。
(3)更需要注意的是,很大商家或企业总是认为,自己解决了这次赔偿,然后修改一下广告或产品包装,以后就永远可以避免下次赔偿和处罚了。但事实总是跟梦境差别太多,太多的商家赔偿了第一次之后,继续赔偿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第十次、第二十次了。每年的赔偿款总金额一合计,比员工一年的工资都要高很多。
4、怎么做才是永绝后患,而不仅仅是减少当前的得失:
(1)很多企业和商家真应该计算一下成本,食品方面的赔偿最低起点是一千块钱,除了赔偿消费者之外,还要被平台扣分甚至降权,而且每年都不止一例赔偿,到了年底综合各种损失,加起来已经不止几千块钱了。
(2)而选择一个帮行业的专业法规咨询公司,每年的服务少则千把块钱,即使是那些产品超级多的企业,服务费最多也就是几千块钱了。这跟赔偿给职业打假人的各种费用,包括有时候还需要请律师的费用,各种工商局食药监局的行政处罚的罚款,以及处理各种举报投诉的员工成本相比,企业支付的咨询服务费连赔偿金额、处罚金额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3)大部分商家都是每天在寻找如何逃避监管局的罚款,如何减少给职业打假人的赔偿款;每天都在沉浸在某些反打假攻略的梦境里,上次打假的要三千,私下沟通后只赔了两千,上次打假人又来投诉,我们拖了很久,后来打假人不来找我们了,我们领导托了各种关系,让xx局免了处罚、我们每次都跟打假人哭诉,哭穷,只要是哭个不停的,总会有人心软的
(4)如果你那个背景或者关系的话,那你能直接搞定监管局和执法机关也是可以的,如果监管局认定你没有什么问题,那么你也可以避免赔偿或罚款。但如果你被监管局怀疑有问题甚至被立案调查了,那么赶快想办法吧!
全文1.8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