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关键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法律的规定订立合同。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时间要看合同的具体性质,诺成合同,合同达成合意就产生法律效力,实践合同需要当事人将标的物交给对方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一、如何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订立合同才能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二、合同什么时候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成立时就生效,具有法律效力。对于诺成合同,双方达成合意之时,合同即生效,具有法律效力。对于实践合同而言,当事人交付标的物的时间就是合同生效的时间,具有法律效力。对于要式合同而言,在法定或者约定的形式要件具备之时,合同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三、合同没有法律效力的情况
合同没有法律效力的情况是:
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谓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方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称为隐匿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内容上是非法的行为。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但合同又明显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适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条款确认合同无效。
全文91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