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对于犯有该罪行且涉及的金额较大或多次抢夺的罪犯,通常会减轻或从轻处罚。该罪行的客观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犯有自首抢夺罪且所涉及的金额较大的,或者曾多次抢夺的,通常会在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基础上减轻或从轻处罚。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抢夺罪的客观表现有哪些
抢夺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抢夺罪的客观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行夺取:抢夺罪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为强行夺取,即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从他人手中夺取财物。
2. 窝藏赃物:将抢夺来的财物窝藏起来,便于继续占有或者再次销售。
3. 抗拒抓捕:当被公安机关或者司法机关人员抓捕时,采取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进行抵抗或者逃跑。
4. 毁灭罪证: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毁灭或者破坏与案件有关的证据。
5. 窝主、包庇罪:明知是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或者提供资金、交通、藏匿处所等帮助的行为。
抢夺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其客观表现主要包括强行夺取、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以及窝主、包庇罪等行为。
抢夺罪是一种严重犯罪行为,对于犯有自首抢夺罪且所涉及的金额较大的,或者曾多次抢夺的犯罪分子,通常会在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基础上减轻或从轻处罚。抢夺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其客观表现主要包括强行夺取、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以及窝主、包庇罪等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全文87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