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不愿意被探视可以不让探视吗
当遇到已年满7周岁且被母亲或父亲拒绝进行探视的未成年子女时,法院应先确保他们的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征询孩子的个人意愿。这样可以使孩子更能够自由和诚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另外,法院也需要积极走访孩子的老师、邻居以及社区委员会等相关人士,以便更加全面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倘若发现孩子之所以拒绝探视实属受到他人的教唆或者威胁所致,那么法院应当批准探视方提出的强制执行请求。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二、孩子不愿意见爸爸是否能强制执行
身为儿童,他们不是供法院判决执行的工具,而是具有复杂情感体验与独特生命价值的个体,任何执行法官也不能擅自强行将他们强制交由申请执行人处置。
同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在针对他们父母采取强制手段时,我们必须审慎权衡各种因素,时刻保持警惕之心。
在此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依据具体案例中的情节演变,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应对这一问题。
例如:
若儿童是被他人胁迫、诱惑或者威胁,导致其表述出不愿意接受父母亲探望的意愿,那么执行法官可以根据事实情况,强势干预,对直接扶养孩子的父母亲一方进行严肃的说服教育,并且在必要时,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性措施,督促其修正自身存在的不当行为。
其次,作为判决内容的执行者,我们还应当考虑到儿童的年纪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及判断力,以此去深入洞察他们抵制父母亲的探望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从而“对症下药”,依法依规地处理这一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孩子不愿意被探视可以不让探视吗”,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