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利用微信进行威胁行为会受到行政和刑事责任。具体行为包括写恐吓信、公开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证人及其近亲属的报复、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等。如情节严重,涉嫌寻衅滋事罪。
利用微信进行威胁行为,若情节严重,则属于违法行为。即使其行为符合刑事追诉标准,甚至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做恐吓行为的人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呢??第一,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2、公开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试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处罚;4、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证人及其近亲属的报复;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第二,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涉嫌寻衅滋事罪。
风险提示
根据提供的通知内容,该法律要求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金融安全等方面的风险进行严格管控。在公共安全方面,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在人身健康方面,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以及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等违法信息。在金融安全方面,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以及非法集资、洗钱、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等违法犯罪活动。因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网络从事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网络从事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