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的特殊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3-08-17 10:52:59 179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斡旋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斡旋受贿的以受贿罪论处。如财政局长请求水利局长将某工程承包给其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亲戚,财政局长收受该亲戚财物的行为即构成斡旋受贿。

斡旋受贿必须是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所谓不正当利益既包括利益本身是不正当的(如不具备投标资质和条件,通过非法手段而中标),也包括获得利益的手段不正当(如具备投标资质和条件,通过非法手段事先获得标底而中标)。

一般情况下,对个人受贿罪的认定是以受贿数额来确定的,即只要受贿数额达到了5千元,那么就能被立案侦查。不过,大家要注意,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受贿数额没有达到5千元,同样也是可以以受贿罪定罪处罚的。

单位受贿罪的特殊性

(一)主体的特殊性

我国刑法根据主体的不同,把受贿犯罪分为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那么单位受贿罪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具有特殊的主体。单位受贿罪是单位犯罪,但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只有特定的单位--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由此可以看出本罪的主体都是国有单位,而集体经济组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一般社会团体等都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这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由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性质和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这些单位违背自己的职责,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帐外暗中收受回扣、手续费,并利用国家给予的权力为他人谋取利益,就会严重损害国家法律的尊严,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并使国家机关正常的职能活动受到严重侵犯,败坏了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声誉,并会给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

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一类特殊主体,具体有以下分类:

1.国家机关。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队中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是指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行政机关是指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种管理机构;审判机关是指国家的各级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是指各级人民检察院;军队中的机关是指对国家武装力量实行的各级机构,如国家军事委员会、四总部等.我国的国家机关与国家利益联系很紧密,经济上独立性、自主性较少,但有时地方利益、局部利益难免与国家社会的整体有冲突,利用国家机关的权力而受贿,数量虽少,但影响和危害性极大。

2.国有公司、企业。公司是现代企业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是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公司与企业两者本身具有属种关系,两者并列似有不妥。国有公司、企业是指国家投资设立并拥有的或者是国家控制或者支配的公司、企业。国有公司、企业的性质通常根据两个标准来确定,(1).国家资本投资,这是最基本的标准,理应是国家全部投资或国家主要投资设立的公司、企业;(2).国家控制或支配。当国家对公司、企业的投资达到控股的比例时,该公司、企业就处在国家控制和支配之下,应视为国有公司、企业。由于国家公司、企业主要从事自主经济活动,而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以,此类主体存在单位受贿罪的可能。

3.国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主办的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科研机构。过去事业单位主要由国家拨付行政事业经费支持,现在开始采用双轨制,鼓励一些事业单位企业化。这样,事业单位的经济自主权逐步增大,涉足单位受贿罪可能性也增大了。

4.人民团体,是指由国家预算划拨经费的政治性群众组织,如各民主党派、各级工会组织、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性组织,以区别于一般的社会团体。人民团体经费主要来自国家,但其经济上有一定自主性,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经营活动,因此,也可能参与单位受贿犯罪。

(二)特殊的行为条件

单位受贿罪与另外两个受贿罪在法定行为条件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具有其特殊性。

首先,单位受贿罪没有将索取与非法收受区别开来,这一点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一致的,但受贿罪是严格区分索取与非法收受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只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不需要具备其他条件即可构成犯罪,是典型的行为犯,并且从重处罚。理由是索贿主观恶性更严重,情节更恶劣,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相对于收受贿赂而言)。而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受贿罪还需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一条件。单位受贿罪在立法中没有将索取行为与非法收受行为区别开来,把这两种行为看成是并列的,不分其性质与主观恶性,相比之下,单位受贿罪的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行为要比受贿罪简单一些,一般都是直接的索取或者收受。

其次,单位受贿罪的成罪条件有其特殊性。

第一,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中的索贿、受贿需要具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方能成罪。受贿罪中索贿需具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才能成罪;非法收受他人财物需具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成罪。而单位受贿罪需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成罪,是典型的情节犯,是以情节严重作为构成犯罪必备要件的犯罪形态,当然这里主要考虑的情节是数额及其他情节。

第二,单位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即使是不合理的或者说是非法的,但不构成犯罪,只有单位帐外且暗中收受回扣、手续费方构成单位受贿罪。所以,立法上特别强调了在帐外暗中收受的行为特征。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受贿罪的回扣与手续费,立法则强调了违反国家规定和归个人所有的行为特征。公司、企业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分别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受贿罪。

四、对单位受贿罪立法的理性思考

(一)关于本罪的罪名

罪名的确定必须鲜明地反映具体犯罪的性质与基本特征,反映出此罪与彼罪的区别。单位受贿罪之罪名的确定反映了其受贿犯罪的本质特征,但单位作为限定词,笔者认为有些不妥。单位受贿罪本身是典型的单位犯罪,但两单位的范围却是不同的,单位受贿罪之单位如上文所述,是典型的国有性质,并不是所有的单位均能构成受贿罪,成罪的毕竟是一小部分。单位受贿犯罪是利用单位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从得利人那里索取或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这种拥有职权的单位方能构成本罪,数量上毕竟是少量的,冠以单位这个大概念,易生误解。笔者认为,对单位受贿罪这一罪名改为国有单位受贿罪似乎更为确切一些。

(二)关于本罪之情节严重

根据刑法第387条的规定,国有单位受贿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才构成本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谓情节严重,立法上没有明文规定,没有立法解释,也没有专门的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说明了我国刑法立法上的某些模糊性。

对此,只有根据我国对于贪污贿赂罪的立法原意去理解,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指受贿的数额较大,也包括受贿的其他恶劣情节。具体数额及其他情节可以从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发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决定(试行)》中获知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立案标准:1.单位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2.单位受贿数额不满1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2)强行索取财物的;(3)致使国家或者社会遭受重大损失的。这是人民检察院的立案标准,但人民法院的定罪判刑的标准尚不可知,应是立法上的疏漏。

(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应否成为本罪的主

1.国家机关

从理论上看,或从应然的角度分析,国家机关是不能成为本罪主体的。国家机关是代表国家实行管理职能的机关,它在活动中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这种意志与犯罪意志不能共存。而且国家机关作为国家的代表,它虽然有一定经费,但并没有自己所有的独立的财产,在这一点上,它与其他性质的法人不同。所以就本质而言,国家机关不具有产生犯罪意图的动机和可能性。国家机关既然不可能有犯罪意图,自然更不可能成为犯罪主体了。从政治角度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组建各级国家机关,国家机关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的主重要国家机构,它具有的人民性和服务性决定了其不具有谋取私利的动机和目的。国家机关不可能成为本罪主体,更不用说中央国家机关了。

从实然的角度分析,国家机关拥有广泛的职权,如果职权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必然滋生腐败。但腐败的是国家机关中的个人,而不是国家机关本身。当然,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国家机关经商或者直接介入经济活动,有产生受贿犯罪的可能,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企逐渐分开,国家机关对经济活动实行宏观管理,不再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就不会有单位犯罪的发生,更不会有单位受贿罪产生。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所谓国家机关犯罪在实质上都是国家机关领导个人为谋取政治上、经济上不正当利益的自然人犯罪。

所以,笔者认为,国家机关不应成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

2.国有公司、企业

有学者认为,国家公司、企业是单位受贿罪的高发地带,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贿赂犯罪本质上是一种权钱交易。国有公司、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立主体,与其他市场主体地位平等,无任何特权可言。在市场经济条件,无特权或者职权,有何资格与机会去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国有公司、企业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在这里财物的价值一定小于为他人谋取利益之价值,也不可能是等量的,这有违背于公司、企业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所以笔者认为,国有公司、企业不可能成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

总之,在理论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不应该成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但在现实中,却有成为本罪主体的可能性,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尚需深入、完善,政企不分,国有机关直接界入经济活动,对经济进行微观管理等。可以预见,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迟早要退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范围。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单位受贿罪的可操作性不强,主体易生歧义,从司法实务上看,判处单位受贿罪的案例极其鲜见,关于单位受贿罪的立法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应重新审视有关单位受贿罪的立法。

注释:

参见刘生荣等著:《贪污贿赂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参见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9页。

参见陈连福、王卫星主编:《贪污贿赂犯罪》,西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参见赵秉志等:《论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界定》,载《刑法问题与争鸣》1999年第一辑,中国方正出版社,第336页。

参见苏惠渔主编:《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0页。

参见蔡兴教主编:《财产贪贿犯罪的疑难和辨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页。

徐辉:《论法人犯罪》,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3期。

曹顺明:《论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载《刑法问题与争鸣》1999年第一辑,中国方正出版社,第263页。

参见刘生荣等著:《贪污贿赂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全文4.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1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外商独资
    外商独资企业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除土地外,企业的投资百分之百为外国投资者所私有,没有中国投资者参股。一个企业可以是一个外国投资者独资,也可以是若干外国投资者...
    更新时间:2024-08-22 14:15:12
查看外商独资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外商独资 最新知识
针对受贿罪的特殊规定有哪些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受贿罪的特殊规定有哪些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