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肋骨骨折需要哪些证据支持赔偿要求
1.身份证、医院的诊断证明、住院病历(复印件)。
2.骨折伤者要准备受伤初期及治疗期间的X光、CT片。
3.交通队、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的委托书。
交通事故的很多患者都是面临着生命的危险的,故此我国的法律明确的规定,由于交通事故而受伤的,可以先到医院救治,在出院后的三到六个月做伤残鉴定,此时是不会影响自己可以获得的赔偿金的,由于伤残等级没有确定,此时肇事者可以先不支付赔偿金。
二、交通事故赔偿金的规定是什么
交通事故发生后,不同项目的赔偿金额确定方式不一样:
1.残疾赔偿金=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2.残疾辅助器具费=适用普通器具的合理费用。
3.丧葬费=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4.被扶养人生活费=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抚养年限。
5.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6.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7.误工费=误工月收入×误工时间。
8.护理费=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
9.死亡赔偿金=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10.此外,还有交通费、住宿费、直接财产损失费、车辆停运损失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三、交通事故赔偿是否有时效限制
交通事故索赔有效期限为三年。交通事故人伤理赔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民事诉讼时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算。如果受害人向侵权者主张权利,则时效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