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撞死人,可能是由多种情况引起,其定罪量刑的标准也根据当事人的主观意图以及客观事实等综合判定。其产生的赔偿责任,和相关的刑事处罚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讨论:
1.如果驾驶人在行车时正常行驶,而行人违反相关交通道路管理规定,导致车辆撞死行人,那么驾驶人承担的责任是很少的。驾驶人一般会受到行政处罚,不会受到刑事处罚,因为受害者的死亡结果是他自己的违规行为导致的,如果将责任推卸到驾驶人身上,那么驾驶人员对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相关规定没有预见性,同时还可能助长行人在道路上肆意行走的不安全行为。
2,如果驾驶人员在驾驶途中有轻微的违规行为,造成撞死行人,驾驶人员将承担100%的赔偿责任。比如说驾驶人员,在经过弯道的时候没有减速,而且控制不了自己的行车速度导致撞上了行人,此时驾驶人员是对自己车技的盲目信任,需要打击驾驶人员的违规行为,但是驾驶人员并没有主观故意,其危险后果也没有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所以一般不会被判刑,但是其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不可避免。
3.如果驾驶人员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规定的行为,且行为是刑法所明令禁止的,一般驾驶人员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且你不免除民事赔偿的义务。比如说驾驶人员是醉酒驾驶,一般醉酒驾驶的人员其反应力会下降,在驾驶的过程当中其危险性增加,此时不论驾驶人是否清楚醉酒驾驶会违反刑法的规定,但是其侵害受害者的法益是事实。即使双方在民事后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了和解,写受害者亲属对肇事者的行为已经谅解,但是也不等于肇事者免除了刑事处罚,只能说谅解事实在定罪量刑时可以酌情予以考虑减轻或从轻处罚。此时肇事者不仅面临民事赔偿,可能还会涉及行政罚款。
4.如果驾驶人撞死他人是故意所为,也就是说其主观已有故意杀人的动机,而仅是采取了驾车撞人的手段。那么这种情况必然会认定为侵犯了他人生命的法益,应当承担刑事处罚,且该行为主观恶意较大,其侵犯的是生命权的反应,按照一般规定,应当处以无期,或者是死刑的处罚。
对于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的行为,导致受害者死亡的,根据其交通肇事后的行为综合判定应当处以的刑法。比如交通事故,肇事后因为害怕的心理而逃逸,造成受害者流血过多或其他情形死亡的;或者是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害怕受到法律的制裁将受害者,成立于其他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造成受害者死亡的,这两种情况,其主观动机和行为有差异,故定罪量刑应当区别讨论。
所以发生交通事故后,并不是任何情况都会触犯刑法,在事故后应当尽快联系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解决,如果发现人员伤亡的应当尽快联系相关医院。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