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天批捕后还需要经过审查起诉、司法判决等程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7天,所以在37天后必须进行批捕,如果不符合批捕条件的,则必须释放当事人,或者由当事人根据相关程序规定办理取保候审。
一、行政拘留一般多少天可以放出来
行政拘留指将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关在公安机关拘留所内,一般不超过十五天,合并处罚最长不超过二十日。而涉嫌刑事犯罪的拘留一般为7天加上报请批捕的时间可能达到14天。案情重大复杂的,可以延长至30天,加上报请批捕的时间可能达到37天。
二、刑事诉讼取保候审适用的取保候审程序是什么
刑事案件中的行为人被批捕后,申请取保的程序为:
1、被羁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当事人聘请的律师,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公安及司法机关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3、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
三、不予批捕的取保候审怎么结案
不予批捕的取保候审,结案方式具体如下:
1、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释放;
2、需要继续侦查的,符合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进行监视居住;
3、认为有错误的,可以请求复议,但必须立即释放被拘留人。
一、不予批准逮捕的情形如下:
1、被拘留的人不涉嫌犯罪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2、涉嫌犯罪且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可能判处徒刑以下刑罚,或者没有逮捕必要的;
3、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逮捕所要求的证据条件的。
二、取保候审的办理程序如下: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综上所述,不予批捕的取保候审的结案方式一般是撤案,检察院不予批捕的情形,可能是公安机关提交的材料不足以证明民事主体犯罪了,或者是虽然违法,但是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故此若是公安机关收集到的证据,一直无法满足批捕的条件的,就需要按照规定撤案。
全文89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