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抵押物转让未通知抵押权人是否违法
在抵押期内,若抵押人计划对已经完成登记手续的抵押物进行交易,必须通知抵押权人并将转让事项向受让方予以明确传达,以便于他们知晓此转让物曾经办理过抵押的相关信息。
如果抵押人未能履行上述通知义务或未向受让方披露这一事实,那么此次转让行为将会被视为无效。
当转让抵押物的价格显著低于其实际价值时,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担保措施来保障自身权益。
若抵押人无法提供有效的担保,则其无权进行此类转让活动。
在抵押关系确立后,若抵押人欲对已经完成登记手续的抵押物进行转让,必须先征得抵押权人的同意,因为这样的转让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抵押权人未来的利益。
此外,抵押人有责任向受让方如实告知该转让物已经抵押给他人的事实,以便于受让方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自己是否愿意继续接受该物。
《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
二、抵押物转让要债权人同意吗
抵押物转让不需要经过债权人同意的。
我国法律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抵押物转让未通知抵押权人是否违法”,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章 抵押权 第一节 一般抵押权 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n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