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部门忽悠人大和媒体的事不新鲜,倒是人大机构负责人公开抱怨被忽悠,之前没怎么听说过。日前,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庆强终于发飙,直言如今政府职能部门对待人大监督时惯用一招:只带代表去看好的地方,不带代表去看坏的地方。
这类把戏,其实民间早就司空见惯。只要有上级检查或什么评估,就要遮丑扮靓造假,连大学也不能免俗,一个教学评估到处给搞成评估者和评估对象彼此心照不宣的大规模造假。此种特色,人大不会陌生,也早该有所表示。现在表示出来,晚是晚了点,但往好的方面想,可看成是人大机构角色意识的觉醒;但也表明人大被忽悠得太甚,有点忍无可忍了———比如,往河里放鱼,制造河涌治理成功的假象,欺骗前来视察的人大代表;又如,被检查单位发给媒体的材料和发给代表的材料是不同版本,如此等等。
然而,周庆强副主任批评行政部门“只带代表去看好的,不带代表去看坏的”,一个“带”字却让人们看到,人大的监督是如此被动,需要经由自己主要监督对象的安排,对方给看什么就只有看什么。可是监督政府乃人大的经常性工作,为什么事前不调查,不摸底,而需要职能部门“带”?被“带”着视察,视察结果能指望有几许真实性?人大被视察对象糊弄也很值得深思:究竟怎样在运作,竟至被牵着鼻子走!拿视察河涌来说,人家使出“放鱼入河”这一招,就说明事先知道人大要来视察。当下,各类检查、视察十之八九是要提前通知对方的,人大机构也很习惯于这种很排场但很不中用的做法,既然如此,不忽悠你忽悠谁?
被“带”着视察、被忽悠,暴露的不仅是人大自身运作上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人大监督的被动凸显了行政机构极不正常的强势地位。在对待媒体上,这种不正常的强势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周庆强先生批评视察不对媒体全程开放,媒体得到的材料也是由政府删节过的,这确实过分。可是比起径直往媒体头上套紧箍咒,人大视察所遭遇的“不全程(向媒体)开放”和拿删节后的材料给媒体,毕竟还没那么霸气;比起差遣警察赴京拘拿报道了地方负面消息的记者,也更要文明得多。
但无论如何,对人大和媒体的支配和控制说明有些地方政府部门的权力之手伸得太长、太宽,而这反映了权力格局的混乱。根据宪法,人大机构在理论上是处于国家权力格局顶端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但在实际运作的国家权力格局中,一些地方人大的弱势跟行政的强势一样,都不是秘密。一方面,人大机构由宪法明确的权力在现实中难以落实,另一方面,行政机构的实际权力远远超出了宪法所确认的范围。从宪法的角度,两者的权力都名实不符。这样的现实之下,宪法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人大代表也就很难不被忽悠。
(作者系知名学者)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