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800元或40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工资、薪金所得在计算应纳个人所得额时,适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所以,计算比较烦锁。运用速算扣除数计算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速算扣除数是指在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税的情况下,根据超额累进税率表中划分的应纳税所得额级距和税率,先用全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税额,再减去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征税额以后的差额。当超额累进税率表中的级距和税率确定以后,各级速算扣除数也固定不变,成为计算应纳税额时的常数。
二、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
(一)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二)应纳所得税额,就是企业当期应当缴纳的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于适用税率。应纳税额是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得到的结果,用公式表示如下: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是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乘以适用税率,再减去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一)直接计算法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二)间接计算法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全文66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