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预发几月才发正式工资,国家是没有规定的,退休之后正常办理退休手续次月就能领取退休工资的。办理退休的流程:
1、申报人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及申报退休的相关材料;
2、申请人向所在单位、申报,企业存在的去企业、失业人员去辖区就业局申报;
3、企业、就业局向当地人社部门申报;
4、合格后、档案转入当地社保局、社保局负责核定待遇;
5、等待社保局通知。社保局会通知办卡、按手印,手续都办好后次月领待遇。
退休金领取标准如下:
1、退休公务员病逝后有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一般为20个月的本人的工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国家会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
2、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丧葬补助费的标准为3个月工资;供应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标准为6个月工资;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在职职工6个月工资;离退休人员3个月工资。
3、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死亡,由当地社会保险机构按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发放待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企业退休工资最新规定:企业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times;(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divide;2times;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times;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divide;计发月数(例: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times;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times;本人97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times;1%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divide;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divide;2times;缴费年限times;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divide;2times;缴费年限times;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times;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divide;139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