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一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摘抄如下,不作任何评述,只为使读者了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制作的过程及形式,以使读者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某医鉴[2003]某某号
委托方某某区卫生局受理鉴定时间:2003年11月20日
患方:患者姓名:李某某性别:男出生日期: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
身份证号:
医方:医疗机构名称:某某省肿瘤医院
鉴定时间:2003年12月16日
一、委托事项
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二、争议要点
患方认为:
医方对患者的病理诊断错误,导致化疗失败,使患者病情延误,后续治疗困难。
医方认为:
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无误。
三、患方提供的有关材料(略)
四、医方提供的有关材料(略)
五、有关调查材料,包括现场查体
查体:病人全身一般状态良好,行走活动自如,语言流畅,问答合作。全身千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左侧腹部见约l2CM手术疤痕.腹部平坦柔软。无肠形及包块。
六、诊治概要
患者李某某因发现左上腹部肿物一个月,于2001年6月12日人某某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后腹膜肿瘤(恶性)。于2001年6月14日行后腹膜肿瘤切除术。病理图文报告告示:恶性肿瘤,倾向低分化腺癌,淋巴结(2/2)内肿瘤浸润。于2001年6月28日出院。
于2001年7月13日入某某省肿瘤医院。诊断为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术后,原发灶待查。进行相关检查后按TF/CF化疗方案化疗,合并址吐、升白、保肝等对症治疗。于7月19日化疗第一周期结束出院。尔后,自2001年8月15日至2001年9月12日期间,共两次入住某某省肿瘤医院进行化疗。其诊断及化疗方案同第一周期。化疗后休息两个月,于同年12月6日再次入住某某省肿瘤医院进行第四次化疗。其诊断及化疗方案同第一周期。
于2002年1月14日在某某市第四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腹主动脉旁数个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为腹膜后肿大淋巴化疗后状态。于1月29日就诊于某某医院。病理诊断(为腹膜后)恶性肿瘤,不排除外胚胎性腺癌淋巴结转移癌(2/2)AFP(一)。于2002年1月28日就诊于某某总医院,阅病理片后病理诊断为(腹膜后)生殖细胞来源肿瘤,部分为胚胎性癌分化。于l月29日再次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断为左腹膜后生殖来源恶性肿瘤,部分为胚胎性癌分化。建议左腹盆区放疗。患者于2002年2月4日至4月16日先后三次入住某某省肿瘤医院,诊断为腹膜后胚胎性癌术后复发。给予EPB化疗。
七、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1.受理时间:2003年ll月20日
2.医患双方交齐鉴定材料时间:2003年12月1日
3.随机抽取鉴定组专家时间:2003年l2月8日
4.医患双方要求回避专家的人数:无
5.专家组学科专业情况:
第一专业学科病理专业;
第二专业学科综合内科专业
第三专业学科普通外科专业
6.专家组人数:正式专家5名;候补专家9名。
7.鉴定会召开时间:2003年11月16日
8.鉴定会程序:
1.患者陈述
2.医方陈述
3.专家向医患双方提问
4.专家对患者李兆曦进行现场查体
5.专家鉴定组成员合议,做出鉴定结论
八、分析意见
1.此病例为腹膜后原发恶性肿瘤伴淋巴结转移,诊断肯定,采用化疗手段无误。
2.此例病理形态学呈腺样结构,组织来源难定,多家病理会诊意见并不完全一致,AFP、HCG均阴性,生殖源性肿瘤并无直接证据,所以肿瘤的组织来源有待进一步证实。
3.从2001年7月14日至9月12日进行了三次TF/CF方案化疗,当时肿瘤处于稳定状态,不能完全否定以上化疗方案的有效性。
4.恶性肿瘤化疗和以后的复发转移属肿瘤本身特有的性质所决定,治疗的有效率、有效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从治疗过程比较,此患化疗采用EPB方案优于TF/CF方案。
5.脱发等毒副作用为化疗所难免,与化疗方案无关。
所以,此病例属特发部位疑难少见病例,组织来源有待进一步证实,目前治疗效果良好,无明确医源性损伤,不构成医疗事故。
九、结论
综上分析,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第三条,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
某某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章)
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