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保护知识产权的种种难题,优选路径是什么?近日,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创新思维,利用微电影这一全新模式,开展宣传,迈出了结结实实的一大步。以下是相关内容报道。
4月26日,在第十三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到来之际,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推出了名为《谁动了我的著作权》的微电影。这是我国迄今为止,第一部反映文化部门严格执法,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企业权益的微电影。微电影时长近四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生动的侵权事例,展示了企业在遭遇侵权后,向谁维权,以及如何维权?这些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问题。
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其懂得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为那些存在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公司敲响警钟?考虑到微电影作为新兴的视频媒介,以其相对短小的篇幅,低廉的投入、强大的可塑性与创新力,广受亿万网友的热爱和追捧。在此形势之下,海淀区文化委员会迎合市场需求,寓教于理,以情说理,将生硬的产权知识编织出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用影像化的手法呈现于荧幕,旧酒装新酒,保持了酒的醇香的同时,在表达形式上大胆创新。
北京海淀区文化委员会领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尝试微电影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社会各界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意识。另一方面,为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在中国社会的广泛开展做出了有利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必将使知识产权领域的法规法策,逐渐地深入人心,引导人们依法行事。
据悉,此次拍摄微电影,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得到了北京市海淀区知识产权局、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在微电影上线的同时,启动多种宣传方式,结合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争取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做出新进展,取得新突破。
全文73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